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故事化目前已是各级媒体记者在新闻创作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写作方式。写新闻就要会讲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也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更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如何把一篇财政信息、一个普通的工作简报、一项正在开展的重要财政工作,改写成新闻,特别是改写成受众喜欢看的经济新闻,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能不能把故事讲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从新闻作品的一开始就要进行设计、推敲、把握,最终把这个故事讲好,达到传播的目的。
一、巧用“故事的语言”,给新闻的标题、导语带来悬念、带来意境
我们在学校上新闻写作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一篇好的新闻能否引起受众的关注,首先就是标题。既要通过标题,告诉受众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还要有让受众不由自主地想打开新闻,看个明白的欲望。
(一)“故事的语言”给标题、导语带来哪些变化
新闻报道和故事好像是两回事,但实际上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换句话说,如果把新闻报道写成故事,或者说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可以克服呆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举一个例子:原稿标题:《新绛县国地税局走进桃花节送政策》;修改后标题:《运城新绛小马哥夸税务抢戏“桃花节”》。
原稿导语:“本报讯:为了把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近日,运城市新绛县国地税局在该县万安镇天地庙桃花节上,举行了一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近500份,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好评。”
而重新进行改写的导语:“时风送惠政,桃花笑春风,运城市新绛县国地税局将‘三农’税收政策流动服务站搬到万安镇天地庙桃花节上,巧借平台进行政策宣传。观景赏花的游客陶醉在减税富农的春风里不能自拔,大呼过瘾,特别是运输企业负责人小马哥的现身说法,抢了‘桃花节’的头彩。”
(二)与时俱进的新闻,正在颠覆以前的金科玉律——“五个W”
导语的故事化写法,标题的吸睛术、悬念式,这些新闻导语和标题写作方式的变化告诉我们,与时俱进的新闻,正在颠覆以前的金科玉律——“五个W”。
新闻报道早已不再强调完整的“五个W”,而是越来越强调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调查性新闻稿件、法制性新闻节目,还有经济新闻的讲述和呈现,都用一个个小悬念、小故事开始呢?因为人们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究事实真相的欲望,固然新闻以真实为生命,如果根据新闻题材、报纸需求和受众心理等精心设计新闻的题目、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巧妙自然地用故事引入新闻主体,是不是会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呢?
二、新闻故事化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新闻中要有“人”,“讲好人的故事”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在融媒体的当今,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谁的故事讲得好,就能达到传播的目的,那我们在讲故事的同时,就要首先把握好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要知道故事的核心是“人”。
为什么同样的新闻题材不同的媒体报道,有的枯燥无味,有的生动活泼?这是因为那些枯燥无味的报道中很少有故事,而是大段的套话、空话,把真正的新闻掩藏在一连串歌功颂德的华丽词汇后面。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冲突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一)讲新闻故事要由一个个体、一个具象的概念切入
举一个事例:某年某月,某市将为全市80岁高龄老人发放双份养老金,那么在这样一条新闻中,既要把市委市政府大方向的关爱民生服务百姓的惠民政策讲透,又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这样的一条时政新闻做活。怎么办,从事件人物切入,从一个事件中的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新闻故事的切入点。文章一开头,“隆冬时节,某某市某某村的老人家里非常热闹,笑声不断。92岁的高龄老人手里拿着政府送来的三百元高龄补贴,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而就在同一天,和92岁盛萃芳家仅有几街之隔的刘慎言,在家里数着钞票,笑在嘴上,美在心里。今年某某市有2800多位高龄老人与两位老人一样,领到了政府送上的这份“贴心大礼包”,一下子横向就拉开了,后面又加上了新闻链接,以及大方向的宏观观察。一条老百姓关注的政府惠民的民生新闻,通过我们把具体的人物放在宏大新闻事件当中进行表达,一下子就增加了受众的可信度,相信在老百姓的身边,的的确确就有这样的好事儿发生。
(二)新闻故事中人物不要太多,最好能有一个主人公
“群生像”是最难把握讲故事技巧,人物多了令读者眼花缭乱,名字都记不过来。特别是一般新闻报道篇幅不会太长,记者不可能把许多人的故事都说清楚。因此,最好只突出一个人,让他的故事贯穿全文。当然你可以让许多人出场说话,引用他们的话支撑你的文章,但在故事中,人物越少焦点就越突出。
三、精彩的新闻故事和细节让新闻充满节奏感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在接到一条新闻线索的时候,从中找故事这是必要条件,如果想让这个真实的故事与我们的整体新闻报道互相搭配,就要求我们在采访的时候把握好节奏,在采访之初,就要在心中策划好,怎样在有限的文字和时间里将新闻故事讲述完整。
不论是电视新闻细节,还是报纸新闻细节,都是指新闻记者在事件发生现场抓取那些反映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些画面可以小到一个新闻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也可以是一些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效果的画面。
在《赶大集“哈”羊汤 传统佳节吃出年味儿》这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您看,这‘朝天锅’翻腾滚滚的就是‘山西羊汤’,大片儿的羊肉,像牛奶一样白的羊汤,再添上香菜、葱末儿,吃到嘴里肉质香嫩,喝到肚里汤鲜味儿美”——通过这样一段细节的描述,通过记者生动的文字描写,把一个喝羊汤场面立体化了,把读者带入到那个环境中,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作者单位:山西经济日报社)
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