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女人经济”一直是商场和百货业的主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近几年,不少商家则把目光转移到“儿童经济”上,可以看到,省城的商场也偏爱组织一些以儿童为主的亲子类活动。针对这样的市场变化现象,记者专访了北美N1艺术购物中心推广部经理王进坤,他将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
记者:走访中记者看到,每逢周末,在省城的各大商场里,孩子都成了主角,多种亲子活动纷纷上演。对于这样的现象,您怎么看?北美N1艺术购物中心在策划活动时,有偏组织亲子类活动这样的倾向吗?
王进坤:对于商场里亲子活动增多的现象,我认为是良性的。对于北美N1购物中心来说,我们在策划活动时会从环保和公益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北美N1,能够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多沟通与互动的平台,打造“有暖心有温度”的北美N1艺术购物中心。
记者:“客流”就是“钱流”。都说亲子活动是高人气“收割机”,那么,各色的亲子活动是否能为商场留住顾客,把客流变为钱流呢?
王进坤:儿童业态不是赚钱功能业态,它赚的是人气。商场是一个齐全的消费链,不仅需要满足小孩,同时还要满足大人的消费需求才能够带动多次消费、循环消费。
记者:儿童理发店、亲子餐厅、儿童游乐场、少儿培训机构……当下各大商场为儿童配套的各种业态比例也越来越高。我们也能看到今年8月份,我省第一家巧虎KIDS落户北美N1。儿童业态被热捧,是否可以为商场带来“1+2”“1+ 4”的虹吸效应?
王进坤:通过家庭参与或业态组团的互相融合,才能实现儿童消费“1+2”“1+4”的虹吸效应,在产品和业态规划上增加父母和子女互动的空间,为家长提供交流休息的空间,并增加主题性的消费空间,才能让各类业态实现盈利。
记者:可以看到,在太原除了各大商场,一些教育综合体、健康综合体、各类培训机构等各个业态的机构,也都纷纷组织策划一些亲子活动。这一模式是否适应商场以外的其他商业形态?
王进坤:儿童产业是最好的体验式项目,但从生存效益来说,儿童业态非常适合商场。因为商业综合体是一个齐全的消费链,不仅可以满足小孩,还能满足大人的消费需求,所以能够带动多次消费、循环消费。针对其他商业形态来说需要承受硬件的要求、承租的压力。低回报、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以及同质化问题,都是其他商业形态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
记者:展望未来,商场内形态的变迁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在电商平台的冲击下,实体商场将会走向何处?
王进坤:未来商场会朝着更全面、更差异化、更注重体验的方向发展,针对电商平台的冲击,未来的商场会将人文体验、艺术欣赏以及购物消费融为一体,强化艺术性,弱化商业性,为消费者带来人文艺术与时尚商业设定的多元业态集合地。作为全国第一间国际购物中心主张社会永续经验(CSR)的企业,北美N1将继续打造“健康生态商业”模式,继续积极履行和倡导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王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