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健身成为热门话题,健身房也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然而,在需求增加的同时,关于健身房内的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消费者:花钱容易退钱难
“当时在北肖墙路沃尔玛门口等朋友时有人在推销,正好我也有健身的打算,就办了卡,没想到后续会这么麻烦。”12月5日,当林女士想起这段经历,还是觉得很闹心。她讲道,去年花1800多元在家附近办了张健身卡,当时送了3节私教课,还有健身包、水杯、毛巾,自己也是信心满满的想坚持下来,结果去了不到2个月,在自己出去玩的时候右脚意外骨折,就想协商退卡,但工作人员告知不能退,只能办理延期。骨折后在家休息就需要三个月,拆了石膏后几个月也不能做剧烈运动,所以延期后基本也不能健身,后来只能当洗澡卡用。
“太冲动了,当时光看价格了,根本没有看合同的条款就刷了卡。这种卡不能退不能延期不能转让,只能自己用。”李女士当时以999办了张卡,因为工作关系要去外地三个月,想办理延期,结果工作人员说特价卡无法延期,一经办理无法退卡,这一条也在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
像他们这样因为一时冲动或贪图低价而办理健身卡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有些则因为“二次消费”引发的烦心事也很多。
“初学者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动作不到位会造成运动损伤,很多损伤恢复起来很难,而现在教练队伍层次不齐,我练的这个健身房好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就开始代课,在他们身上都很难看到运动的痕迹,代课质量也很难有保障。”李先生在混迹健身圈数十年,他讲到现在很多健身教练水平一般,而且私教课也基本不能退,只能转成其他教练或者转成卡费。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消费者关于健身房的抱怨原因是各式各样,但消费者冲动消费、健身房霸王条例是其最常见的。
经营者:竞争激烈盈利难
其实每家健身房装备和课程基本大同小异,而且不管会籍顾问还是私教基本也是“办卡、卖课”模式。看似每家生意都很红火,但很多经营者却喊着生意不好做。
“经营起来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其实我现在根本不挣钱。”在健身行业坚持了两年的郭先生说起健身房,不停地在诉苦。他告诉记者,前年自己投资了一百万在和平路开了一家健身房,从选址到装修都是自己亲历亲为,场地要选繁华地段,租金自然不会便宜,虽然店内装修和器械品牌选择都是中档的,但也花了快50万,加上人工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同行竞争越来越激烈,周边又相继开了两家新店,最直接的就是打价格战,我家搞活动年卡2400元,他家就能2000元,所以到现在投入的钱没有收回本。
记者了解到,传统健身房主要盈利来自会员卡和私教课。大量的会员卡会让资金快速回笼,而私教课这种“二次消费”则保证健身房能保持运营。“假如一张年卡1000元,前期活动时候有500人办理,回笼资金50万,但后期怎么能保证每个月会有上百名新会员办卡?如果不能保证每个月有一定数量的新会员加入这50万怎么能支撑健身房日常维护和人员开支?这样就要靠新老会员的‘二次消费’。”曾经有过经营健身房经验的小杨跟记者简单的介绍,“二次销售”就是购买私教课,健身教练也有不同比例的销售提成,作为经营者,这方面的支出也不小。
查询有关资料,从《2018-2019健身行业白皮书》得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全国健身房数量共计97746家,一年内新增26743家,增幅为31.13%,日均新增约80家,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去年就有3099家健身房关闭,关闭率为4.36%。
可见健身行业的利润并非想象的那么可观,生存空间并不宽松。
业内人士:建议容易改革难
“健身行业肯定是朝阳行业,但现在太乱了,希望能够整合整合,才能更好发展。”“健身房老老实实经营,一般倒不了!跑路的都是老板把钱投到其他领域闹的。”采访中,很多消费者谈了对现在健身行业的看法。
确实,常见的价格战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让一些商家没有想法做长期规划,想着通过促销圈钱转让或“跑路”的模式挣快钱,这样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
“我觉得现在亟需改革,为什么需要改革呢?比如,健身教练门槛低就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很多健身教练没有资格证,有的培训一周,有的培训两三个月就开始带学员,教练授课不专业,不是让会员觉得通过上课感觉有效果、有收获,心甘情愿的买课,而是使劲推课,冲业绩,让会员产生反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可是健身房需要盈利,怎么运营更赚钱,就需要会员二次消费、三次消费,私教课程就是二次消费,如果会员已经丧失二次消费的欲望,那其他消费就更无从谈起。”提到目前存在的弊端,郭先生能说出好几条,但总体而言就是要提升健身房的管理和服务,提升会员体验,围绕会员体验来改革。
健身行业,是一个健康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以后必定还有很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也许是因为发展速度太快等问题导致现在停滞不前。目前是一个过渡期,今后需要规范、整合,才能促进进一步发展。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期待行业更够规范化,健身行业在“洗牌”后,才有望回归正常发展,但这条路也许会比较漫长。
本报记者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