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消费者维权很“尴尬”

  “办的健身卡使用不到两个月,再去时候就已经关门了。”小谭在间隔一个月再去健身时,发现健身房竟然关门了,什么时候关的?为什么关门?怎么没人通知?除了有会籍顾问的微信,关于健身房其他的情况,他一概不知,导致想维权也无从下手。
  像他这样的经历,其实不在少数。在健身房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原因导致的“闭店潮”也开始袭来。仅10月、11月,在省城太原“领动健身”旱西关店、漪汾街店、小店区中体青蓝健身房就被爆出关门停业,上百名会员的损失难以挽回。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19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体现显示,预付费文化娱乐体育等服务投诉越来越多,健身服务成重灾区。2019年上半年,全国共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14,596件,投诉比重同比上涨1%,值得关注的是健身服务投诉7,738件,投诉量同比上涨72.6%。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办卡容易退卡难。商家通过宣传推出不同种类的优惠卡,吸引消费者一次性付款,事后又以各种理由不予兑现承诺,任意改变服务内容,如营业时间无故更改,改变服务设施或场所等,消费者预付款的余额无法正常消费;经营者不按照双方约定条款提供退卡、转卡服务,或者对于未约定退卡条款的拒绝退卡或设置退卡障碍。二是服务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人身、财产受到损失。三是预付卡累计金额庞大,资金监管措施不力,安全难以保证。四是经营场所突然关闭或经营主体变更时,债权债务不做妥善处理,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引发群体投诉。五是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多方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逃避自身责任。
  健身服务成了重灾区,但是消费者维权却很难。记者咨询了好几位律师,其原因主要是维权成本高和取证难。一方面诉讼费、律师费、交通费等费用,高于给商家交付的预付款金额,消费者往往会得不偿失。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和商家达成某些共识时,是以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内容通过何种形式保留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在健身房“踩雷”。从业多年的一位资深健身教练告诉记者。在办卡之前首先不要贪图低价,如果某家健身卡销售价格远远低于同行业平均价格,那就得现在心里打个问号。其次,尽量选择实力较强的健身房,了解商家的具体情况,看老板旗下有没有其他产业。第三,尽量结合自身需求,合理选择卡种,不要贪优惠一次性购买高额服务。

本报记者李若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10期

  • 第2019-12-09期

  • 第2019-12-08期

  • 第2019-12-07期

  • 第2019-12-06期

  • 第2019-12-05期

  • 第2019-12-04期

  • 第2019-12-03期

  • 第2019-12-02期

  • 第2019-12-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