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资农网改造56.14亿元,保证贫困村100%通动力电;完成光伏扶贫项目接网215.64万千瓦,惠及20余万贫困户;帮助149个定点帮扶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是体现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十三五”以来,省电力公司立足企业实际,全力攻坚克难,切实做好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服务和定点扶贫等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扎实推进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十三五”以来,他们坚持电网改造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规模,累计投入电网改造升级资金56.14亿元,其中2019年专项投资8.34亿元,同比提升18.63个百分点。实现了行政村和满足条件的自然村100%通动力电,贫困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1%、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9%,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37千伏安,提前完成我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电力扶贫任务目标,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
全力服务光伏扶贫项目。从2015年光伏扶贫项目试点建设以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累计批复山西村级光伏扶贫项目3批3698座,规模为114.58万千瓦,其中,省电力公司经营区域内有2960座规模108.04万千瓦,占总容量的94.29%。为确保项目按期投运,他们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全力推进接网工程建设,有效保证了电站在“630”等关键时间节点及时并网。截至2019年12月20日,项目已全部投运,提前完成“十三五”光伏扶贫接网任务。不仅如此,他们还严格按照抄表周期结算上网电费,按月转付补贴,保证贫困户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竭诚开展定点扶贫。省电力公司系统共帮扶149个贫困村7156户18176人,其中省公司帮扶偏关县营盘梁村和高家上石会村130户342人,11个市公司和84个县公司帮扶147个贫困村7026户17834人。为确保所有贫困村按期脱贫摘帽,省电力公司派出驻村第一书记66人、驻村工作队员383人,常态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捐赠项目资金1733.17万元,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等扶贫项目118项,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效提升帮扶村“造血”能力。同时通过贫困村农副产品进食堂、党员干部“爱心购”、“国网商城”线上推广等方式,累计购买及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各类产品金额达650余万元。通过组建运营“共享爱心超市”28个,实现市公司帮扶村爱心超市全覆盖,实现农机农具共享共用,有效降低贫困群众日常开销。
偏关县营盘梁、高家上石会村作为省电力公司的定点帮扶村,社会关注程度高,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他们捐赠资金,率先为每户安装了4千瓦的户用光伏,为村里发展了300多千瓦的村级和集中式光伏,并于2017年元月并网投运,当年实现每户年增收3700元,村集体收入达41万元,提前三年脱贫摘帽。此外,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两村又相继开办起土猪养殖、劳保手套加工等村集体产业,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进一步增加,村“两委”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可喜变化,省电力公司因此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3月11日,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全面梳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这表明,在助力全省最后17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后,他们又向新的目标进发。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