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大同市云冈镇变身“绿富美”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在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放眼望去,满眼苍翠,苗木在风中摇曳生姿。
  “过去的后山,豆大的风沙往脸上打。天是灰灰的,人是黑黑的,空气差得简直没法说。”当地村民回忆起往日环境直摇头。“可是现在,天也蓝了,空气也越来越好了,来云冈旅游的人们称赞这里环境好,又种植了这么多的经济林,老百姓收入也好了,为老百姓真是谋了福利。”
  近年来,大同市云冈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筑生态空间新格局,云冈峪覆盖云冈景区,是同煤、地煤采空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更是环首都北京、永定河上游十里河支流水资源重点治理区域。云冈镇充分利用云冈石窟后山的闲置土地资源,打造云冈峪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激发全民爱绿、护绿、建绿的热情,改善生态环境,为云冈石窟大景区增添绿色生态景点。与此同时,云冈镇精准提高森林质量,扎实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云冈城乡绿化质量和生态品位,努力打造云冈绿品牌。
  截至目前,云冈镇森林覆盖面积已达10万多亩,党家洼林区、同左路两侧、十里河南北两山以及云冈石窟大景区等省、市、区级重点林区面积已超过8万亩,初步形成了道路林荫化、河道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荒山披绿化的新格局。
  “云冈镇将依托云冈石窟大景区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云冈石窟后山的闲置土地资源,打造3万亩云冈石窟后山森林公园项目,为云冈石窟景区增添绿色生态景点,向加快建设大美云冈小镇迈出坚实的一步。”云冈镇镇长宋首升谈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种一棵树,就能多一分美丽。据了解,云冈镇预计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一张集康养休闲、国土绿化和农民增收为一体的“云冈名片”,通过打造云冈石窟后山森林公园项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路径,切实保障生态安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生态福祉,积极为大同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本报记者吕游 通讯员郭战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6-16期

  • 第2020-06-15期

  • 第2020-06-14期

  • 第2020-06-13期

  • 第2020-06-12期

  • 第2020-06-11期

  • 第2020-06-10期

  • 第2020-06-09期

  • 第2020-06-08期

  • 第2020-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