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喜欢骑在父亲的肩上,玩骑马的游戏。父亲总是乐意驮着我,满院子跑来跑去。我哈哈大笑乐不可支。童年无知,我把父亲当成了一匹“马”。
后来,我上学了。可生活中,父亲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我的一匹“马”,我需要什么,就向父亲要,而父亲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那时候,我家特穷。有一年春天,邻居家的孩子小伟玩起了风筝,那是一只蝴蝶形的风筝,我好像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风筝。
傍晚回家,我对父亲说:“阿爸,你给我买一个风筝吧?”父亲没言语,我以为是答应了。第二天,当我发现父亲并没有给我买风筝,于是我又哭又闹。母亲打了我一巴掌说:“小伟的风筝,是他二叔从城里带回来的,你玩得起吗?家里快没米下锅了,你阿爸愁着呢!”少年时代的我很懂事,听母亲如此一说,也就没再强求父亲给我买风筝。但风筝的梦,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很长一段时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和弟妹三人都在上学,家里的一切开支都压在父亲的肩上。每年新学期开始,父亲就唉声叹气,为我们的学费彻夜难眠。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筹集到学费的,总之我们没有一个中途辍学。的确,父亲就是一匹任劳任怨的“马”,他驮着我们全家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行走着,每一步迈得都是那么的艰辛。
许多年以后,我才理解了“父亲如山”这句话。去年初秋的一天,父亲不知怎么说病就病了,身体虚弱得不能下床活动。上村医疗室,要走一公里多路,可父亲不能行走,怎么办呢?我说:“阿爸,我背您去吧!”父亲哼了一声:“你背得动吗?”我说:“能!”父亲伏在我的身上,他的身体的确很重,没走多远,我几乎要支撑不住了。父亲看出来了,就说:“不行吧?就让我走着去吧。”我咬咬牙说:“阿爸放心,我背得动您!”也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力量,我竟背着父亲走完了那一公里多路。尽管有些艰难,但同父亲驮着我们全家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角色换位,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而今,父亲生活需要照料,我愿做他晚年的一匹“马”,时时刻刻满足他的要求,哪怕是一个类似我童年时的“风筝梦”。
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