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12日讯(记者翁剑 实习记者孙明月)金色七月,黄花盛开。12日上午,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万亩有机黄花种植基地,锦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2020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在云州区唐家堡村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启幕,大同市花——“黄花”正式揭牌。
大同市多举措保障、大力度扶持黄花产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扶持黄花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黄花产业发展;拿出20亿元设立黄花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对种植户给予自然灾害、价格指数保险费补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新引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重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经营主体给予资金奖励……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目前大同市黄花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亩均增收5000元,产值达9亿元,带动3.25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黄花已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之路。
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全市狠抓龙头培育,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品牌产品,倾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黄花产业。全市涌现出宜民、云萱、三利、大连冰山、火山粮源等一批黄花龙头加工企业,开发出速冻保鲜黄花、方便食品、黄花饮料、黄花素、黄花酱、黄花宴等系列黄花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黄花影响力。
时值七月,又到一年花开时。火山脚下金针灿灿、以黄花为主导的云州区金色富民产业再次迎来收获的季节。连日来的雨水,洗濯得整个云州大地郁郁葱葱、青碧喜人,而挺立在原野上的枚枚黄花则愈发娇艳可爱。尽管有丝丝细雨不断落下,但群贤毕至,益显热闹。
上午9时许,大同市艺校师生以欢快喜庆的民乐打击乐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拉开了活动大幕。一望无际的黄花地生机勃勃,以“大同黄花忘忧云州”八个大字为背景,搭建在黄花地中的舞台上,乐声激昂交织回荡中,舞台前的黄花垄沟中、蜿蜒的木栈道上,聚集了大批的观众。
经过市民投票、专家评审、政府审议等程序,在原有市花丁香的基础上,6月29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增选“黄花”为大同市市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