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论坛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方法思考

  摘要:进入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数量大规模增加,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冲击,但是同时传统媒体又具有新媒体不具有的优势,二者实现优化融合是必然趋势。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尤为关键,采编工作质量关系着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效果,立足新闻采编工作的需求变化,作为一线岗位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媒体融合视角出发,挖掘符合当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求的方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大众对新闻信息获取的需求。本研究拟对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新特点和创新工作方法展开分析,旨在提升传统媒体竞争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

引言:

  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然后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属于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在信息资源共享上优势显著,比较符合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公众信息获取需求。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作为背景,新旧媒体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冲突与碰撞,在发展进程中逐步体现出融合趋势,这给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环境带来极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媒体融合时代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适应新形势上能力还不足。可见,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依然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实现创新发展目标。

1.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新特点
1.1传播主体的改变

  以新闻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发展作为背景,当前形势下,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提升且传播范围扩大,在这些变化因素影响下,传统媒体不再成为信息“垄断者”,新媒体以碎片化信息获取和传播特点作为基础,使全民都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大众能够在新媒体平台迅速获得信息资源,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获取并传播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形式的信息,也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大众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

1.2新闻业务流程整合化

  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作为单一的新闻报道平台,但是以媒体融合时代为背景,这种形势被扭转了。数字化网络技术蓬勃发展,新媒体平台发展速度迅猛,各个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面对这种趋势,需要具备应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能力,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新媒体技术作为手段获取新闻信息资源,全面体现大众在新闻信息获取上的需求。各大媒体平台之间竞争激烈,要保证新闻信息价值优势,同时要实现加工与整合,以完善的业务流程作为基础,给大众提供了解新闻事实的机会。

1.3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主要是依据线性结构报道新闻事实。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树立全面视角,关注对新闻事件的立体重构,挖掘新闻内涵,实现创新表达。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形式应该体现视角的全景化、报道形式的多元化等优势,其中全景化是指新闻报道关注对事件场景的全面描述。多元化就是指综合利用声、画和文字立体信息传播优势,以现场报道、解说、同期声、字幕等多种表现形式作为常态化报道模式。

2.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方法探讨
2.1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要体现新闻的时代性

  社会环境作为影响新闻采编工作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变化对于新闻采编工作会产生决定性影响。为了实现创新发展目标,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结合社会环境变化情况,体现新闻采编工作的时代性特点,关注对新闻事件的社会价值挖掘。同时,以社会环境变化作为基础,转变工作模式。以保持时代性作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原则,岗位工作人员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考量新闻内容是否新颖,避免出现高重复率的问题。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形式以口语化和大众化作为基本特点,要求语言生动,更易于大众接受和理解。此外,新闻采编工作者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以及岗位责任感,主动深入群众生活去挖掘新鲜的信息资源,关注大众对新闻信息的喜好动向,使新闻采编内容能够贴合大众需求。

2.2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要强化新闻互动性

  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上不太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媒体融合时代显然需要扭转这一劣势,关注和受众的互动,这利于提升受众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关注度。关注对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利用,给大众更多和传统媒体互动的契机,充分利用社会焦点话题,给大众表达自我观点的素材,构建互动关系;建立广播电视的官博和微信公众号,让大众能够实时了解广播电视媒体新闻资源。新闻播报不是对新闻信息的单一输出,要体现互动性话题,聚焦民生热点,观众才更愿意参与其中。最后,在互动新闻内容选择上要有创新性,否则容易造成大众“审美疲劳”。由于媒体融合趋势增强,大众在新闻信息获取上实效性提升,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实效性上与新媒体比较起来处于劣势,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在客观认识这一现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信息内涵,体现创新解读思路,吸引受众参与讨论。在互动新闻素材内容创新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需要做:第一,拓展新闻采编工作范围,挖掘大众感兴趣的趣味性新闻要素,提升新闻信息吸引力,带给受众新鲜感;第二,关注新闻评论深度以及权威价值的挖掘,提升传统媒体新闻信息采编工作竞争力。

2.3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

  新媒体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互联网思维是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的关键一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具体开展如下几方面工作:第一,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其次,立足媒体融合的时代趋势,积极转变工作观念,关注挖掘用户需求,树立主动服务受众的意识,关注受众新闻心理变动,体现全媒体发展观对传统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指导作用。总之,树立互联网思维是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获得自我提升和促进行业发展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之一。

2.4利用新媒体提升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关注对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广度的提升。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人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客观认识新媒体平台在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上的优势,强化联合应用,应用新型媒体软件、设备和平台,使广播电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扩大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给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提供全新契机。

2.5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要立足创新角度

  新闻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新”,这一特点在新媒体发展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新媒体平台以碎片化信息作为优势,传播新闻信息的第一手资源。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立足新媒体视角展开分析,关注新闻采编内容的新意,既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素材,同时也要加入新鲜元素,给受众新奇体验。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较大、节奏快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大众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在获取新闻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舒缓大众压力的需求。可以选择融入趣味性元素,带给大众愉悦与轻松的体验,在新闻素材选择上以及新闻语言应用上要体现趣味、幽默、新颖等特点,转变传统媒体新闻语言上刻板的劣势。除此之外,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之间也有差异性,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工作需要在固定时间段内完成,因此新闻播出的时效性与新媒体比较明显处于劣势,因此重视对新闻信息深度的挖掘就成为我们的核心任务和一大竞争优势。作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要能够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扬长避短,发挥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在工作思路以及方法上进行创新,以保证新的媒体元素得以融入,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行业竞争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当前形势下融合发展趋势逐渐增强,媒体信息共享机制广泛建立,这给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挑战。全面迎接挑战与积极利用机遇,是现代媒体人面临的一大课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深入实践工作展开创新思考。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的新特点以及创新工作方法,旨在给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思路。(作者:山西广播电视台 耿辉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7-17期

  • 第2020-07-16期

  • 第2020-07-15期

  • 第2020-07-14期

  • 第2020-07-13期

  • 第2020-07-12期

  • 第2020-07-11期

  • 第2020-07-10期

  • 第2020-07-09期

  • 第2020-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