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新个体经济“新”意十足

  •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图为我省某地市相关负责人进入直播间与网红一起直播带货。本报记者王蕾摄

  •   这个夏天,新个体经济火了。原因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前,多了一个“新”字——其背后,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如果说,改革开放顺势而生的个体经济让人们的钱包“鼓”起来的话,那么如今,面对疫情冲击以及经济下行压力,新个体经济的崛起,彰显的则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劲。

    新风口:年轻人在兴趣中乘风破浪

      被疫情“闷”在家太久,学无人机专业的大学生小孙在玩游戏时,过了一把主播瘾,竟“玩”来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一家游戏平台把他作为新晋游戏主播签下了合同。
      他的同学家程也是互联网上的掘金者之一。他凭着对视频拍摄多年的兴趣,刚刚在一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找到了在线视频图文编辑的工作,不打卡、不坐班,唯一的考核是按时交“作业”。
      尽管今年的就业季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经济下行的一连串冲击,但在“疾风劲雨”的捶打下也萌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生机:云端经济、在线教育、共享用工……各式各样的新业态、新模式也应时而生、逆势生长,给年轻人带来破浪前行的新机遇。诚如小孙、家程一般,主播、带货达人、公号推主、短视频创作者等等新业态涌现,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延伸扩充,以“新个体经济”为主要形式的轻型创业人数正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公布了《意见》,为15个新业态新模式“正名”,明确支持鼓励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健康发展。
      所谓“新个体经济”,是相对于传统个体经济而言的,简单来说就是自己雇佣自己,也可以叫做网上创业的个体户,现在的直播、微商、电商、短视频以及诸多新型职业都属于“新个体经济”。
      从鼓励“双创”到支持“小店经济”,再到为“新个体经济”摇旗呐喊,政策制定者期待更多年轻人能乘上数字经济的快车,找到自己在新时代的奋斗方向。“今天的‘新个体经济’本身就是主流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鼓励每个人个性的发挥,这恰好符合年轻人敢想敢干的天性。”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的一位专家表示。

    新模式:没有本金也能开启“掘金”之旅

      回溯过往,以个体经济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不啻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策许可下,许多城镇无业人员和胆大精明的农民开始从事个体经营。
      这以后,中央和地方多次出台政策,持续为个体经济“松绑”。社会对经商致富的认可和从事个体经营带来的较大经济收益,使其很快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之一——人社部劳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个体就业人数约1.7亿,近5年来个体经济吸纳新增就业占比68.5%。
      开小店、小商铺……传统个体经济无疑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创业问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果说它是个体经济发展的1.0,那么新个体经济堪称升级版的2.0。
      “互联网为新个体经济提供了大舞台,更丰富了个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新个体”不受时间、地点等外部因素限制,对他们来说,可能没有店铺,没有服务员,甚至没有本金,只要“在线”就能开启掘金之旅。
      更重要的是,随着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一批互联网平台快速崛起,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打造人才共享平台和双创供给侧新生态,使得“新个体”就业模式也从传统的“公司+雇员”向“平台+个人”转变。
      对此,《意见》也首次提出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副业创新。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梁红岩认为,让创新创业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实际上是为双创降低了门槛,“让更多人可以共享数字化的生产资料,实质是对生产资料和资本作出了新的制度安排。”

    新机遇:激发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潜能

      新个体经济时代,技能改变生活,机会是靠自己创造的。新个体经济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特别是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创造了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活力。随着新个体经济时代的到来,从业者应该抓住发展机会。
      在新个体经济时代,“平台+个人”的经营形式为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兼职就业和合作就业等提供了广阔空间。一个摄像头加一个麦克风就可以获得一个低成本的创业平台。产业合作链条被大幅压缩,横向合作成为主要形式。与之相对应的“1+1>2”的合作思维被“1×n”的合作思维所取代。而在新业态环境下,虽然就业门槛低,但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如商业伦理的变化、竞争形式的变化、营商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环境的变化等。
      眼下,已成为共识的是: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不仅能推动“六稳”、“六保”落实落地,也可进一步激发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潜能。
      不过,作为一项新事物,“新个体”的发展壮大同样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社会对新业态就业依然持有陈旧观念,又比如灵活用工、分时就业背景下,从业者劳动权益如何保障等等。
      针对上述种种,如何为这些经济花园里的“小花小草”施肥松土,量身定制提供保障、补齐短板就成了应有之义。《意见》表明,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可使用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个体工商户,同时,将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降低个体经营者使用互联网平台交易涉及的服务费,从而吸引更多个体经营者线上经营创业。
      而在山西,对包括“新个体”在内的市场主体的“灌溉”近年来愈发用心。去年,我省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二十条,作为送给全省民营企业的新年大礼。全省各级相关单位做助手搭桥梁,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培育壮大民营企业“走出去”。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正在打破传统业态边界,新个体经济正在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潜力。

    本报记者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8-11期

    • 第2020-08-10期

    • 第2020-08-09期

    • 第2020-08-08期

    • 第2020-08-07期

    • 第2020-08-06期

    • 第2020-08-05期

    • 第2020-08-04期

    • 第2020-08-03期

    • 第2020-08-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