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新时代下,大学生新特点与时代新变化为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着如下问题。首先,文化育人工作范围狭窄,多局限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定位不清晰,文化育人效果不显著。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实践与成果不多,缺少对文化育人功能和思政教育效果相结合的内容。其次,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影响思想出现新特点,引领教育带来新挑战。新时代的大学生注重自我发展,关注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认同,功利心增强。容易盲目跟从舆论,缺乏全面判断能力。依赖心理与自理精神、佛系心态与竞争精神、安乐意识与奋斗精神成为大学生心理心态的主要矛盾点。最后,新时代的新特点对文化育人产生了新要求与新挑战。大学生对丰富内涵的文化学习的需求与高校有时代性、有特色感、有针对性的文化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是目前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的主要矛盾。如何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群体新特点,增强教育针对性、时代性、有效性,营造文化育人积极氛围,提高思想引领的吸引力,精准定位文化育人重点成为了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新课题。
  中华文化不仅囊括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更包含了创新奋进现代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和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
  1.发挥互联网作用,延伸互联网文化。全面利用文化创意类公开文化资源,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文化育人首先要掌握育人载体,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一方面,挑选央视文化类节目和纪录片,例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舌尖上的中国》等,通过党团日活动,带领学生学习唱诵观看、讨论交流。在重要的民间节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设立特别栏目。多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如中国地域地理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名人典籍文化等内涵,提高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另一方面,结合当下新闻事件,通过话题活动,开展随机采访,拍摄校园街拍,剪辑趣味视频等创新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现代校园文化、大众消费文化和流行文化等内容,与学生探讨互联网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对现代流行文化的审视与判断,提升学生进行甄别是非和辩证思考能力。
  2.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深度体验传统民间乡村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结合重要的历史纪念日,如清明节、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九一八事变等时间节点,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前往烈士陵园带领学生分享英雄故事、朗诵革命诗词、为烈士献上白花、参观纪念馆等。以革命文化教育唤起学生对英雄高尚品质的敬仰。举办红色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实践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寻找红色村庄,参观先进党员故居,邀请年长老党员分享革命故事。在党建实践活动中搭建“乡村记忆工程”,强化学生对乡村地域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感悟。
  3.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学习形式,坚持课堂作为育人主要阵地,以文化人构建思政课堂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作用,高校基层党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等,每学期讲党课、讲团课,课程内容开设传统文化类专题,串联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创设与学生党员生活贴近的主题内容展开讨论。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强调党员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将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课堂形式,带领学生自制视频短片、手绘画册等,体会新时代文化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开放与创新的精神内涵。通过党课、团课和专业课,凝练“积极进取、活泼创新、理想担当”的校园文化氛围。
  4.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展活力校园文化活动,朋辈互动实现自我教育,培育多彩青年群体文化。开展内容有挑战、形式有创意、学习有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学子大讲堂”,以朋辈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开展民族风情展示大会,邀请少数民族学生展现民族习俗、特色食品、服饰活动等内容,传递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组织专业类竞赛,将传统与当代文化内涵赋予比赛主题中,在竞争中考察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技巧、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主学习和解释。开展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身奋斗经历,自述专业学习、考学升学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交流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文化内涵与学生自身进步体验相结合,促进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展现现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共享当代青年积极昂扬群体文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精准定位文化建设着力点,生动开展文化育人活动,通过网络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学习、校园文化活动、课堂阵地引导、朋辈分享互动等形式,全面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思想引领内涵,才能传承文化、开拓创新、立德树人。(本文由山西财经大学党建研究项目资助。作者:山西财经大学 武妍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9-06期

  • 第2020-09-05期

  • 第2020-09-04期

  • 第2020-09-03期

  • 第2020-09-02期

  • 第2020-09-01期

  • 第2020-08-31期

  • 第2020-08-30期

  • 第2020-08-29期

  • 第2020-08-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