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不断深化,“宝宝谁来带”成了一个难题。尤其是对于上班族而言,孩子和事业应该如何兼顾?为了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反映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和使用状况,加快补齐民生保障和城市功能短板,省统计局在太原市、长治市分别选取3个县区共抽取18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360位家长参与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省婴幼儿照护的主力军依然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护机构较为稀缺且费用较高。
现状:多数机构不看护2岁以下婴幼儿
太原市民吕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她的小儿子“小菠萝”刚满6个月。孩子出生以来,她和很多二胎家长一样有着相似的烦恼:夫妻俩是双职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长辈带娃教育观念不同,育儿理念有差异,此外保姆费用较高,也很难找到称心的。因此她不得不辞去工作当了一位全职妈妈。
受访家长的情况也与吕女士相似。在被问及您(或您的爱人)目前是否因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成为全职妈妈,100位受访者回答“是”,254位选择“否”,另有6位一直没有工作。全职妈妈人数超过四分之一。
为何宁肯做全职妈妈也不去找婴幼儿照护机构看管孩子呢?不少市民表示,3岁以下的照护机构太少了,孩子太小家长不放心交给别人。调研情况显示,选取的公办幼儿园托班、民办幼儿园托班、社会托育点、单位办的托育机构、社会上民办的早教或托育机构共5种类型机构都是孩子年龄越小机构照护时长越短。这些被调查机构中,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最短的时长仅为1小时,最长为11小时,而且18家机构中只有2家可以提供3岁以下全年龄段婴幼儿照护服务。
“其实站在我们家长的角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孩子最小的时候,尤其是不会走的时候,老是让人抱,一个人带孩子的话真的很辛苦。但是我问过几家托儿所,都表示只看2岁以上的孩子。”吕女士无奈道。
市场:机构看护费用是一笔不小开支
如果说机构数量稀缺是客观条件,那么收费标准就是影响家长选择机构照看的一项主观因素了。“500元一个月的收费标准是主流,高费用一直是困扰婴幼儿父母选择照护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省统计局专家表示,调查的几家机构中,照护机构收费标准有高有低,最低标准每人每月500元的有8家,其余10家都比这个收费高,甚至还有一家收费达到每人每月4000元。
这位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最低标准500元为例,一年一个婴儿的照护费用为6000元,而2019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2元。这笔费用是现金支出,6000元对于一个农村3口之家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收费不低,但能提供的服务有限。由于婴幼儿照护机构提供的最主要服务是工作日全日托管,调查显示18家机构中有13家提供工作日全日托管,其中1家除此之外,还提供工作日半日托管和计时托管,另一家能提供工作日半日托管。
除工作日全日托管外,计时托管也是机构提供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机构有5家。此外,还有1家机构提供监护人陪伴计时教育,另1家不提供托管服务,婴幼儿需在家长陪同下,按照课程进行45分钟授课。此次调查当中,没有机构提供双休日及节假日托管和寄宿制服务。可见,这些市面上的主流照护机构并不能完全满足父母们的托管需求。
问题:家庭自己照护明显“一轮独大”
机构收费较高又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市民只能靠自己了。
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上对婴幼儿的照护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机构托育,另一种是非机构托育。机构托育即上述专业照护机构看护婴幼儿,非机构托育则是由家庭照护,包括婴幼儿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其他亲戚以及保姆或钟点工。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婴幼儿照护的家庭和机构这两个主要群体,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运转过程,呈现出家庭照护“轮子”明显大于机构照护“轮子”,两者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管用的需求和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调查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个现象:面对“您的孩子未去托育机构的原因(按重要性高低选3项)”这样的问题,组合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有父母等家人带,没必要>不放心机构质量>费用高无力承担”。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妥善的看护,我们身边的家庭中是谁在照顾这些宝贝们?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妈妈爸爸是主力军。从调查结果看,只有8.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机构托育,其余均为非机构托育。而在非机构托育中,“妈妈或爸爸、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是最为主要的照育群体,其中自己或爱人照育占比37.5%,50.1%选择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育,两者合计占比高达87.6%。
超过9成的受访者没有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专业托育机构,“有父母等家人带,没必要”是其最主要的考量因素,首选这个答案的多达219人。而“费用高无力承担”“不放心机构质量”“机构少很难找”也是受访者考量的重要因素,但明显不及“有父母等家人带,没必要”重要。由于超过9成的受访者选择家庭照护,所以在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方面只有12.1%和22%的受访者对于婴幼儿托育服务是“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两者合计占比仅为34.1%。
本报记者王蕾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