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报网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要在融媒体矩阵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新技术、新平台在媒体融合转型中精准定位,学会借力,向表现突出的媒体进行学习和借鉴,增强自身的服务功能,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突破自身发展困局,在媒体融合中在短视频浪潮中乘风破浪。
一、短视频传播的分类
短视频主要是指在新兴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几秒钟或几分钟时长的视频内容,符合大众碎片化视听习惯,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在移动或休闲状态下进行观看的内容。在目前,短视频行业主要由自媒体创作者通过微博、快手、秒拍、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从短视频发布的内容分类上主要分为三种:用户出于社交和分享的目的制作的短视频内容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新闻制作团队或传媒公司根据新闻事件进行编排用于进行新闻传播的短视频内容,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性;一些企事业单位用于推广相关的商品或品牌,以及用于活动宣传为目的的短视频广告,具有一定的商业性。
二、短视频较传统电视台传播突出的优势
(一)更易于上传和生产
在以往,传统的电视台采录某些大型活动或报道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摄像人员、新闻记者、电视编辑等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节目制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制作出相应的节目,拍摄成本较高,传播速度相对滞后。而短视频制作往往需要一台手机或者一部平板电脑就能完成新闻采录工作,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即拍即传,接近了现场直播的播报特点,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现场直播,体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原则,让信息传播更加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性。
(二)内容更具个性和创意
随着手机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短视频软件增加了滤镜和个性化水印等功能,用户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拍摄更加高清的短视频内容,将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化设计融入到短视频制作中,满足受众个性化表达的需求。用户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只需要遵守平台的规定就可以享受拍摄、剪辑一步到位的便利,呈现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内容。
(三)满足受众分享、交流的需求
传统的电视媒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传播模式,受众只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而短视频的低门槛让受众可以分享自己采录的内容,将新闻产品传播到平台,随时随地对他人视频内容进行评论和转发,让平台的创作主体更加多元化和大众化。短视频较传统媒体传播更为广泛,角度更多,交互性更强,这些特点吸引了更多的受众,增加了受众粘度。
三、电视媒体如何借助短视频优势增加影响力
(一)在新闻报道中突出短视频的作用
电视媒体要想在媒体融合中实现突围,就要适时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视频业务构成,将短视频制作放到突出位置,结合短视频传播的优势和自身的优势将新闻产品做大做强。例如,中央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都开设了新闻资讯类的短视频账号,短视频内容涵盖生活、娱乐、新闻、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媒体领域开疆拓土,抢占新闻传播的先机。另外,电视台要加强跟其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要跟传统媒体中广播、报纸、杂志等进行横向合作,还要和各大新闻网站、各种短视频传播平台进行纵向合作,增加新闻产品的点击量,增加受众量。
(二)以原创增加品牌优势
电视媒体在短视频制作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具有一批拥有专业经验的摄影摄像人员,还有具有写作功底的编辑记者人员,需要融合互联网运用思维打造高流量的短视频产品,而新闻就是取得制胜的关键。很多从事于短视频制作的自媒体不具备传统电视台拥有的新闻资源,传统电视台对新闻产品进行深耕细作,打造精品的原创作品,再借助短视频传播的平台将新闻推广出去能收获大批的点击量和用户。例如,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看看新闻knews就稳居国内新闻短视频账号榜首。
(三)精准定位,以用户思维指导实践
电视台媒体在基于原有资源和基础上还应做出“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的短视频产品,精准把握受众的喜好,做好差异性报道,推出符合受众需求的爆款产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主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例如,湖南电视台将短视频服务对象定位为年轻受众群,通过抖音短视频账号构建星粉新互动的模式,以此将电视台制作的综艺节目、电视剧、明星资源等进行连接,最大程度满足受众进行互动的需求,以此来积累粉丝量,增加营销范围。
(四)抓住反馈,及时调整传播思路
传统电视台在以往的传播中只能通过观众热线、收视率或广告商的投资量来确定节目是否好看。而短视频平台上传播者直接能够通过系统的点击率、评论率、完播率、转发率等指标直接获得相应的反馈。因此,需要电视媒体打破思维定式,认真研究用户的真正需求,对受众群的喜好和审美进行分析,再合理规划自己所制作的短视频产品,电视媒体所面对的群体是普通的大众,就要研究人心,将真实的画面传递给受众,将最动容的细节撼动人心,让正能量的视频激荡人的灵魂,让有品质的态度完成自我实现,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电视台进军短视频平台依然面临着人才和技术的考验,需要电视媒体依照优秀电视台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开启电视台短视频行业的新征程。(作者:山西广播电视台 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