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前所未见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骄人战绩。新闻工作者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冲锋陷阵,创作出大批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新闻作品。期间,融媒体报道凭借独树一帜的传播方式和表达形态在疫情报道中表现亮眼,对发布权威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媒体以其快、新、全的特质,极大地满足了公众及时获悉疫情动态的需求,成为了新闻战线上的一把“利器”。
多点呈现疫情动态 及时发出权威声音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公众难以避免地陷入了对未知的恐慌,及时掌握和知悉疫情进程不仅有利于了解疾病本身,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恐慌、缓解焦虑。疫情初期,疫情信息仅停留在碎片化呈现阶段,各类消息相对滞后。自1月20日起,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火速就位,大大提升了疫情报道的时效性,争分夺秒地传递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即时内容。
为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山西日报客户端专门开辟“战疫”频道,全面集纳抗疫报道。每天准时呈现省内、国内、世界三个维度的疫情形势,通过发布山西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数据,让公众实时了解疫情进展,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公众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但虚假信息也如影随形,模糊视听、扰乱人心。面对虚实相混的海量信息,公众很难辨别真伪,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这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谣言有时比病毒更可怕。融媒体平台自身携带的巨大流量便是对抗谣言的最好武器,能够让公众看清真相,树立科学正确的防疫心态。
山西日报客户端开设“抗击疫情 不信谣不传谣”“疫情新热点 专家来解读”“科学防疫知识”等专题,形成疫情信息发布矩阵,及时准确传递权威科学信息,数以亿计的读者迅速形成抵抗谣言的强大合力,自觉走出疫情防控误区。
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危机处理的“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这类事件在较短时间内突然爆发,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让公众应对不及。由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此公众的信息获得诉求十分强烈。作为社会公器,新闻媒体在关键时刻没有失语,形式多样的融媒体报道及时发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纾解了紧张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汇聚网络正能量
疫情发生以来,新闻媒体积极运用融媒体手段,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全面普及防疫知识、生动讲述抗疫故事,家国同构凝聚抗疫的磅礴力量。微信、微博、客户端全方位出击,视频、动画、AI等高科技手段齐上阵,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山西日报新媒体将笔触和镜头对准山西援鄂医疗队,在微信平台倾力打造《医护传声》专栏,通过刊发援鄂医护人员的自述,带领读者直击湖北抗疫现场,切身感受援鄂医生的日常工作、重症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ICU内的真实画面。一段段真实感人的叙述和一张张直抵人心的照片,让读者宛如置身于武汉大大小小的方舱医院,触摸到最核心的战疫状态,感动于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坚守阵地、不胜不休的奉献精神。
此外,山西日报新媒体还重磅推出了视频栏目《抗疫公开课》,不仅教授公众基本的防疫常识,同时从宏观角度呼吁公众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抗疫公开课》共有三十节,每期会邀请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通过简单易学的操课,帮助大家在疫情期间进行自我防护,一起体验健身的乐趣。
融媒体报道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严肃刻板的表达方式,极具互动性和亲和力,充分体现出疫情无情人有情,通过“网、报、端、微、视、屏”的多终端推送,为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常态化报道持续发力 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疫情报道也转入常规报道阶段,此时的报道重点聚焦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各融媒体中心秉持移动优先的原则,积极构建立体式宣传网络,图解、海报、H5、Vlog纷纷亮相,让这一阶段的融媒体报道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局面,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山西日报新媒体紧紧围绕现阶段疫情报道重点,不断丰富融媒体报道形式,持续扩大传播声势。在记录山西抗疫成就方面,《16张海报数读山西如何书写战疫答卷》《6张海报速览山西战疫“两不误”》《10张海报看山西担当》等以简洁明了、详实有力的数据和事实彰显出山西驰援湖北,勇毅前行、共克时艰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方面,H5作品《抗疫小卫士,请上线!》《疫情防控考试山西卷来了!请开始答题》等将防疫知识轻松化,有别于传统说教的艰涩,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熟记个人防护要点,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复工复产方面,山西日报新媒体开展联动直播,推出“直播三晋春天——复工进行时”融媒体报道,分赴口罩生产企业、公共文化场所、高铁建设现场等地,全方位呈现山西复工复产的火热场景,一幅山西上下奋勇迎战,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出击的辉煌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作者:山西日报社 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