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论坛

理解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三重维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任务,这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蕴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从“世情-国情-党情”的生成理路看:这一目标是党中央、习近平主席胸怀“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决策

  从世情看,这一目标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这个特殊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防范化解全球性、系统性风险的压力不断加大。在此紧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迫切需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高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为强国复兴营造稳定向好的外部环境。
  从国情看,这一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早在1959年底,毛泽东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实现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但事实上,当前我国的国防实力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实现进程,以充实、巩固、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强国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从党情看,中国共产党更有信心和能力领导人民军队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强军必先强党,党强才能军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建党百年来,我们党锤炼了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所不具备的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硬本领和高超能力,也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领导人民军队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从“政党-国家-军队”的运行理路看:这一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同向同行、交相辉映的

  政党、国家、军队同属于上层建筑,具有同根同源的创生机理和鲜明的阶级属性。在现代文明国家中,国家和军队由政党来领导,军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和政党使命,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方面,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强国强军目标的根本保证。没有政党的领导,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就会陷入自发、涣散的无序状态,国家富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是“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如果丢了这一条,军队就会变质”;另一方面,军强才能国安,才能保证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富强的坚强后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闻令而动,迅速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有力地证明了人民军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政党、国家、军队的本质属性、使命任务及其运行机理,决定了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同向同行、交相辉映的。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有利于加速和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内在地要求提高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只有将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植根于党的使命任务中、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内,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从“建军-兴军-强军”的发展理路看:这一目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初心使命息息相通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贯穿人民军队90余年建军、兴军、强军历程的一条主线。在建军伊始,我们党就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置于军队建设的突出位置,由此奠定了军民血肉关系的坚实基础。毛泽东指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再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由此,才有了“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的感人事迹,才为解决“挨打”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提供了坚强保障。
  兴军总是与兴国、富国形影相随、唇齿相依的。在兴军阶段,邓小平强调,人民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军民一致,这个原则不能变”。江泽民提出,人民军队要“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向全军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在初心使命的引领下,人民军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在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击威胁国家安全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人民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人民军队为人民,这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宗旨本色。正是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战略能力才得以显著提升、英雄本色才愈加鲜亮。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是人民军队初心使命的时代表达,充实了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发展步骤,擘画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必将引领人民军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阔步前行,助推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作者: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海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5-07期

  • 第2021-05-01期

  • 第2021-04-30期

  • 第2021-04-29期

  • 第2021-04-28期

  • 第2021-04-27期

  • 第2021-04-26期

  • 第2021-04-25期

  • 第2021-04-24期

  • 第2021-04-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