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中部崛起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实与推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任务,是指导新时代中部崛起的纲领性文献,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山西正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要自觉站位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加快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全方位、高质量地提升省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山西落地见效,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贡献山西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山西力量。
一、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要求,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新的时代特征,始终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山西应聚焦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凝炼一流重大课题,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创优一流创新环境,引育一流创新人才,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省内聚集数据、信息、知识、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通过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滩换道,重塑转型综改新优势,优先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统筹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高级化。要贯彻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大会精神,挖掘潜力、拓展空间、提质增效,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牢牢把握协调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
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善区域空间治理,保障社会民生底线。山西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部空间枢纽,必须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互促共进。加快落实“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建设,促进形成几个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能够带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高。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互通共建、公共服务的协同共享,加强省际经济合作交流,促进省际协作、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平台建设。
三、牢牢把握坚持绿色发展要求,打造美丽山西新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山西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协同推进生态环境的高标准保护与山西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践行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保护,与上下游省份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四、牢牢把握开放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发挥我省重大战略交汇地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太原形成特色区域枢纽,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发展多式联运,加强与边境口岸合作,对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要先行先试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利用好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中部博览会等交流平台,全面对接国际国内产业布局,深度融入国际国内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产业转移承载地建设,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要大力培育外贸主体,推动山西外贸增量提质,扎实推进太原、大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速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五、牢牢把握共享发展要求,全方位提升我省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和共建能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回应人民期盼、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下大力气推进共享发展。我省经济发展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好普惠性、兜底性、公平性民生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共建能力。要加快推进我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课程建设,支持一流科研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建设若干高质量区域医疗中心。深度挖掘和利用三晋文化品牌,传承弘扬太行山等红色文化。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基层治理模式,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响应救援、决策指挥和后勤保障系统。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山西的转型发展蹚新路创造和谐、稳定、共享的社会环境。(作者:太原学院 周琳,本文系2021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WQN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