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也对企业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财务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实践表明,如果不对传统的财务模式进行改进,企业将很快消失在时代浪潮中。为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快速有效转型,本文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支点,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针对性转型策略,以期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主要有两种模式:“集权式”和“分权式”。在集权式下,企业的各部门有统一的领导,所有的部门听从任务调动,财务部门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各部门为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努力;在分权式下,各部门有各自的领导,财务部门的职责内容与集权式相同,但在该模式下,各部门为部门的价值最大化奋斗。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虽然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报表,满足企业日常的财务核查需求,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公司业务只是事后核算,是典型的事后监督,并不能做到事前预测。“集权式”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一线信息的传递容易失真,容易造成决策信息不灵、效率低下,不能很快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做出反映。“分权式”很容易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战,导致各部门目标不一致,忽略了企业的整体财务目标,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资金整体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二、业财融合理论的相关理论
针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企业开始强调要求分工专业化的基础要求一体化,主要方式是将环境的一部分纳入系统内,使得系统与环境的不协调变为比较协调或协调,这种方式最大的作用是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整体的协同性。近年来提出的业财融合方式正好符合企业的改革要求,同时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期待企业不断加强管理,通过业财融合实现管理合力,充分挖掘管理潜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业财融合模式的推进势在必行。
业财融合的概念,即业务与财务有机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是财务部门延伸到业务前端的价值链的重构和调整,是财务、业务、信息技术的三位一体。业财融合将原有的各司其职的关系打破,财务部门可以对业务部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对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业财融合理论不断更新扩大,目前关于业财融合主要有三种理论:信息融合论,组织融合论,价值融合论。信息融合论是通过系统将不同的部门建立有效关联,部门产生的业财信息在系统内实现自由流转。组织融合论是指财务部门在企业发展中逐步适应业务部门的行为目的和行为过程。价值融合论是指业务是创造价值的部门,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因此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必须信息共享,行为融合。
业财融合是新时代财务部门转型的新方向,由传统的会计核算向致力于业务发展转变。其主要被应用于企业的价值链,通过业财融合的财务改进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财务向业务前端进行延伸,进而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实时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财务部门自身进行革新,不断降低核算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生成的效率与有用性。
三、实现业财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尽管对于企业来说,业财融合这种财务管理改进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不能不加辨别就使用“拿来主义”,在采取该模式前,需要对其是否可以在企业内实施进行一定的分析。
首先,从国家来讲,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业界大力提倡“业财融合”,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加入业务工作,同时,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也指出“业财融合”是新时代下企业进行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从企业来讲,财务部门是企业内部的价值信息枢纽,其将全面预算与资金管理两部分贯穿整个企业内部价值链,财务信息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企业的投入、产出均需经过财务部门,并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全面呈现出来,对于业务部门中的每一个项目来说,财务部门同样也能做到数据真实、详尽。
最后,从财务人员来讲,随着数字经济及业财融合理论的发展,我国对于财务人员的培养也逐步完善,在培养过程中,就将财务人员需要不断深入业务、服务业务的思想融于财务技能培训中,以便激发财务管理的项目能力,发挥财务价值最大化。这样一来,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适配企业发展的财务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多。
从国家到企业,再到财务人员,显示出“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改进模式不仅有权威支持,同时也在财务部门的能力范围之内,这些情形都表明“业财融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四、如何推进业财融合
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后,发现推进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并且对于企业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业财融合模式如何推进,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希望通过一定的改进措施,使企业变革更加有条不紊。
1.完善会计标准体系
在我国原有的会计系统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内控规范、会计信息化等相关制度及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提供指导标准;开发符合中国财务特点的财务管理工具,为业财融合顺利落地提供工具支撑。
2.转变组织架构
在实施“业财融合”模式时,财务人员不应仅仅做资产核对工作,其也应属于业务经营团队的一员,需要充分理解商业运行规则、商业模式、公司经营目标、公司经营政策,并将这些融于信息分析,以便对业务部分的项目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预测,进而指导业务人员的项目投资。
3.引进智能系统
在企业有条件的情况下,研发属于自己公司的管理平台,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充分实时交流。在企业没有自己创造管理平台的情况下,引进已研发成熟的智能系统。在这两种情况下,均需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构建其独立的完善的电子系统,剔除原来冗余的部分,增加缺失的部分,实现部门的高效运作。
4.财务人员要注重沟通
在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模式改进后,财务人员加大了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财务人员要根据业务人员的特点及相关业务性质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沟通,沟通时需要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业务的角度去解释问题,如果单单从数据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沟通效率低下,还对业务进展没有帮助,因此为了真正做到业财融合,有效沟通必不可少。(作者:中国联通太原分公司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