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法忘怀……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每一个人的脚步慢了下来,时间似乎停摆,但作为媒体人,我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非常时期,严抓节目质量,强化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从选题策划到统筹部署,从创新思路到项目拓展,频道同仁凝心聚力,争创佳绩顺利完成了各项宣传指令。
但与此同时,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广告市场更是进入了寒冰时期,营收出现断崖式急剧跌落的恶劣形势,项目推迟或取消、防疫物资紧缺、员工被困无法复工……这场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针对窘境,频道各部门同志团结一心、竭尽全力、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克难创收。广告少了,活动跟上,收入少了,项目推进,不断启迪思路,丰富营收手段,创新创意增效。如《1930看这里》栏目,精心策划与市有关部门和县区合作,先后制作播出了《时代新人·晋阳工匠》系列节目、《做时代新人:我奋斗 我幸福》、《美丽太原特辑:清徐印象》非遗系列节目、《“美丽新社区 舞动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和“书四十载龙城巨变、话新时代社区共荣”太原书画艺术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太原市社区系列活动等等;《健康时间》栏目,一面握牢公益医疗资源服务观众自身增值,加固已有客户营收资源;一面拓展营收新客户、营收新途径,积极探索节目营收制作传播新方式新手段,主动满足客户新需求,努力提升营收增量。如:策划“名医话健康”“爱眼日主题活动”“名医在线”“膏方妙用”养生系列“高血压防治系列”,网络直播《浏览中医博物馆》《名老中医解读膏方进补》《白内障手术实时直播》《中医中药中国行山西惠民义诊活动直播》和主办《全省家庭医生健康传播大赛》等等;《1930看这里》《健康时间》两个栏目全年收入达300多万元。其中,《健康时间》节目营收140多万元;《1930看这里》节目营收170多万元,与上年营收68万元相比,提高了153%。
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媒体运营是传统媒体致命的软肋,在从前,电视台的定位就是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运营方式相对简单,通过广告播出、版权销售等方式营利。在新兴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视频网站的竞争下,原有运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为在视频节目制作成本和网络运营投入方面,新兴媒体的负担显得相对轻松很多;传统媒体一方面需要减少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则需要维持和增加收入来源。一般来说,传统媒体习惯于固有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方式,在机构设置、资源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很难像新兴媒体那样适应外部条件变化。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更应把握机遇,寻求转机,积极改变经营理念,创新运营模式。
构建以新闻生产为基础、以用户关系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指向的“新闻+”运营模式,是媒体转型的必然。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其公信力是核心资源,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生产,从选题到制作都有成熟的工作机制和优良的质量保障。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专业传播者的专业理念和操作方式更是内容生产领域里的稀缺资源。不管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向公众提供新闻依然是其基础功能,这个基础不能丢。因此,从根本上说,无论媒体融合发展到哪个阶段,内容生产的政治方向、正确导向不能变,党管媒体的原则不能变。立好这根“主心骨”,才能在内容上面做加法,走稳走好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基于以上认识,结合业界的广泛实践,这里提出一种以新闻公信力为基础,以用户关系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指向的“1+N”运营模式。
频道各节目生产部门,以“1+N”内容、营收“双驱动”方案为依托,推出节目内容权威+专门服务性产品,各栏目可结合自身节目属性,推出信息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智能化本地服务。例如我频道的《健康时间》栏目,在改版升级后,推出“形式美、手法新、内容实、服务好”的精准线下服务,更便捷的“健康+”线上服务,同时每周推出融媒节目《健康直播问诊》,进行网络直播,或请医学嘉宾做客直播间,或走进现场,就健康热点话题请专家答疑解惑,做居民的“云”诊所,播出效果良好,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推出18期《健康直播问诊》。据统计,平均每期浏览量为50万人次。现阶段,已销售出20期《健康直播问诊》。正因为有了受众和客户的认可,所以接下来,我们将把《健康直播问诊》作为周播版固定形式。此外,每期的直播回放都将进行剪辑包装后,作为电视版播出。
通过“1+N”运营模式,把新闻传播与新的生产要素融合起来,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重塑传播逻辑,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战略选择。媒体通过转型要达到的深度融合一定不是局部、个案、项目的融合,而是多层次、全覆盖、平台级的融合,把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内容、渠道及其他生产要素以新的方式重组融合起来。
让传统媒体的节目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涵盖更为广泛,重塑电视播出的用户、内容和渠道,现场演示互动;网络直播实时传播,多元矩阵推广,这样网上网下一体、大屏小屏联动,让传统媒体焕发新活力!(作者:太原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节目中心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