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级党报的出版实践中,新闻摄影报道往往不被编辑们重视,只有在稿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用新闻图片填充版面,图片报道在编排中往往只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
能否从贯彻落实运城市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入手,作为加大新闻图片报道力度的突破口,从会议精神寻找新闻线索,从中挑选适合图片表现的一些宣传主题。
有几次成功的选题方案,就是围绕运城市委中心工作开展的新闻摄影,从选题策划、编前会定稿、组版等环节,图片报道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新闻宣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成功的策划案例,发挥了新闻摄影的报道优势,起到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使命[1],加强了党的舆论宣传工作。
引言:
市级党报的出版实践中,说起新闻照片在报纸出版中的重要性,都觉得“图文并重”重要,但到具体的实践中,尤其是受版面容量的限制时,很难发挥新闻摄影报道的宣传优势。
编前会上定的必发文字稿多了,就会少发甚至不发照片。只有政务新闻不多的情况下,照片才可能上版,主要承担了美化点缀版面的作用,照片的新闻价值大小反而成了次要因素。
一、版面容量小是新闻照片难以刊发的客观因素
新闻照片很难成为新闻宣传的主角,客观原因是版面确实很紧张。以《运城日报》的版面结构为例,目前实行采编合一的运行模式,一、二、三版为要闻版,主要转载新华社的重要稿件,刊登市四大班子的重要政务活动,后面的四至八版是专版(周刊)板块。
《运城日报》作为最基层党的喉舌,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所有的新闻稿件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通过新闻宣传稿件,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市级领导的政务活动,除涉敏感话题与涉密外,多数要在媒体上刊登消息。市四大班子一把手的政务报道,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稿件,都是按前一天新闻的标准打造,副职领导的政务报道,版面紧张时还存在排队现象。版面容量难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宣传需要,是纸媒出版中的主要矛盾。
摄影记者如果没有把握宣传脉搏,很难紧扣主旋律,新闻照片主题就很难反映当前的中心工作,更难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头稿件。
二、新形势下需要加大图片报道力度
当前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变成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报纸上图片报道的形式,现场感强、信息容量大、视觉冲击力强,既容易产生心灵共鸣,又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首先需要拍摄者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凭借政治理论素养与摄影功底,对新闻事件中的宣传要素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借助相机把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定格为光电数字信号,配以简要的图片说明,通过媒体发布。
三、创新思路是做好宣传工作之魂
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新闻采访拍摄的新闻作品,才符合当前宣传的总体部署。摄影人要成为时代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者。
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拉练检查,是丁小强任运城市委书记以来,推进项目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对各县(市、区)发展成效和干部作风的直接检验。
在前几次观摩的见报消息中,对于各县观摩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我们报纸上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能否转化报道思路,调整拍摄角度,把镜头对准项目建设一线,让直观的项目建设照片,在宣传舞台上唱主角,成为宣传报道的新闻主体。
这样新闻主体变成了项目建设,既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又反映了各县项目建设的亮点与思路,视觉冲击力强、直观的项目建设照片是再精彩的文字也难以表达的。
四、策划充分是拍好新闻照片的前提
为拍摄好这次项目观摩,我对选题方案进行了分解细化,结合项目建设规模,工程进度,哪些地方需要航拍,什么现场适合中景,啥时候用特写,与几名摄影记者都进行了详细推演。4名摄影记者分为两组,跟随观摩团一起行动,拍摄任务责任到人,大家思路明确、各司其职。
每个项目观摩点,首先保证成功拍摄市领导观摩的政务照片后,再在观摩团离开前,将镜头对准轰轰烈烈的项目建设现场,运用镜头焦距的长短变化、景深虚实对比、拍摄高度变化等造型手段,突出新闻主体,强化主题形象,增强了项目建设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成功地定格了一幅幅感人的建设细节与宏伟的建设场面,用镜头刻画了运城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部署的时代雕像,塑造了河东儿女为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强建优晋南市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精神。
五、学习是增强新闻敏感性的关键
学习是新闻工作者提升自我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时政记者提高政治素养最直接的方法,我作为报社派驻市委的时政记者,平时要吃透各个会议精神,明确宣传重点,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性,策划的选题方案既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还要挑选现场感强,适合图片报道的宣传题材,作为采访拍摄的重点。
2021年4月下旬,正是冬小麦抽穗与灌浆的关键阶段,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管理,黄汾流域(运城段)百万亩优质高产高效粮食示范基地已见端倪。运城市适时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推进会。选题策划方案要围绕粮食示范基地建设,就能把握该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狠抓粮食安全的战略思想。最终以专题摄影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多角度拍摄并编辑出版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黄汾流域(运城段)百万亩优质高产高效粮食示范基地专题摄影版。
为何能判断出这条新闻价值的高低,主要是平时学习积累多了,新闻敏感性就会逐步增强。
早在2020年3月,该市就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黄汾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寻找突破口,紧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沿黄河、汾河八县(市)近500公里的肥沃土地上,规划了“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围绕“宜粮则粮”的原则,当年就重点打造了10个核心示范区,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种植。
结语:
通过多次专题摄影选题方案的成功策划,只要是弘扬主旋律,只要是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就肯定能得到编辑部的重视,在报纸出版中发挥图片报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晓松、黄小希。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 content_5315723.htm2018-8-22。(作者:运城日报社 雷哲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