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践悟

乡村振兴中,农商行践行普惠金融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商银行网点周边的客户群体现状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常态,近年来,泽州农商银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主动适应和融入经济“新常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服务“三农”、普惠金融、为民办实事等重点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百姓共同富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泽州农商银行为例,探索乡村振兴中农商银行更好践行普惠金融的有效举措,为农商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中践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做法

  (一)“姓农责任”扛起来,深耕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泽州农商银行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旗。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性创建党建共建新模式,通过党委合作共建、支部协同共建、党员互助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带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协调沟通,通过召开整村授信启动会、推动会,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该行各网点立足实际,创新方法,深耕基层。比如巴公支行依托各村妇女主任,建立43个普惠金融服务站,通过定期召开妇女主任推进会,集中讲解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实现评级授信工作的快速推进。
  (二)“兴农舞台”搭起来,推动“三农”资源“活起来”。在振兴产业中,泽州农商银行慈善基金会与晋城市乡村振兴发展协会、深圳益加益社区公益事业服务中心以及各乡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用金融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为当地群众提供资金、培育、生产、流通等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服务;在激活农村资源中,该行与农业农村局对接,创新开展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并将农村产权交易咨询、受理、登记等相关工作前移到银行网点,创新“三块地”“两权”等金融产品,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为老百姓提供“一揽子”服务;在解决贷款难中,该行与人社局合作,推进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人员提供财政贴息等金融服务,创新开发“拼团贷”“首贷通”等金融产品,着力解决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三)“惠农举措”亮起来,“百姓银行”品牌越擦越亮。一是支持脱贫人口致富。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后,该行坚持脱贫不脱责任,工作力度不减、贷款额度不减,做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新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56户、金额727.99万元,位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二是助力地方疫情防控。面对疫情反复,该行坚持与地方企业共渡难关,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敢续贷,主动减费降息,在服务的客户中,没有一户因为融资问题而被困扰,减费让利在8000万元以上。三是打造惠民工程。实现了43个物理网点、72个自助银行城乡覆盖,在218个重点行政村建立综合金融服务站,流动服务车不定期进村入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基础客户逐渐流失,金融业务拓展空间不断萎缩,难度系数不断攀升;二是农商行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依然存在缺少内外联动性的问题,未能因地制宜,形成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三是农商行虽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但是与专业性银行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获取数据的来源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相对薄弱,硬件支撑不足。

三、乡村振兴中践行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党建引领。农商银行要把党建引领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坚持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创服务乡村振兴新局面。党委班子要带头包大户,分别带队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开展“名单制”营销服务;党支部要结对帮扶困难户,定期与辖内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掌握企业实际困难,用“真金白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党员要全力抓散户,走街串巷、进企入厂开展“红马甲送贷”活动,对市场主体进行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插上“金融”羽翼。
  (二)推进整村授信。农商银行要进一步完善授信机制,开通评级授信“绿色通道”,合理简化流程,科学审贷放贷,做到流程简化与风险防控相结合,为乡村振兴送去源头活水。要强化共联共建,各基层网点党支部与村委党支部紧密联动,在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信用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优先对村支两委成员、党员、有带头作用的致富能人等“关键人”进行评级授信,以点带线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工作。要强化产品宣传,围绕“授信产品、用信政策、征信知识”等开展“地毯式”扫街宣传,“定点式”集中宣传,让更多农户了解、享受“家门口银行”的金融服务。
  (三)践行普惠金融。要以“党建+金融”为突破口,以物理网点、自助银行城乡覆盖为基础,打造“党建共创示范村”,建立“金融服务站”,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构建起多维、全面、便捷的普惠金融体系;要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研发信贷辅助、流程银行、客户管理等系统,上线新建房、二手房备案登记系统,努力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要坚持脱贫不脱责任,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工作,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作者:泽州农商银行 郭鹏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7期

  • 第2022-10-16期

  • 第2022-10-15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3期

  • 第2022-10-12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10-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