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悄然影响着产业链和供应链。
疫情冲击下,各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都处在深刻变革时期,稳定产业链成了不确定因素冲击下稳产达产、恢复产能的至关重要一步。因此,针对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和延链的链长制的作用得以凸显。在我省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链主制”过程中,首批遴选了10条产业链,确定了20户链主企业、76户链核企业、441户链上企业,10条重点产业链营收总额突破3300亿元,初步实现集群成链发展。从实践来看,它俨然已经成了提高产业链基础能力和发展韧性的重要抓手。
笔者认为,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尽管链长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但在落地过程中仍需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才能切实用好用活这个产业创新的“加速器”。
懂“链”需要不断学习。想要用好链长制,首先需要各级干部运用各种学习平台,掌握技术变革的理论知识,了解技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在为揭榜挂帅的专家服务中,虚心请教、学以致用,使自己见多识广,并主动与企业家、技术人员和招商一线的同志进行交流,带着问题学、带着任务学,使自己心中有数。
识“链”需要精准判断。产业链上的相关负责人要善于在全局中找准发展定位,在存量中挑出有潜力的发展增量。只有胸怀全局、精准识链的人,才能在支持整个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壮大本土企业,涵养产业生态,孕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产业链上最牢固的一环。
用“链”需要统筹协调。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产业链发展配套政策、绘制产业链地图和招商地图,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等各项工作。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并举,将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各类企业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纳入产业链,充分运用好企业、资本、科研机构、领军人才、服务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总而言之,链长制是新发展理念孕育的胜利果实。让它不“掉链子”,还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懂“链”、识“链”、用“链”上大胆探索,通过串珠成链,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塑造竞争新优势。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