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寨子村聚焦农村党员管理定性不定量、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实行积分制管理,进行量化考核,真正让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奖惩有据。
寨子村共有42名党员,该村按照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将党员合理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离退党员、流动党员四类,并进行差异化管理,设置基础分(党费交纳、参会情况)、任务分(学习情况、联户情况)、评议分(心得体会、志愿服务)、奖励分,细化积分管理标准,用“小积分”激活了乡村治理“大动能”。
坚持每日“学”,提升党员能力,“小积分”点燃学习“大能量”。为解决传统学习方式针对性不强、实用性较差的问题,该村党支部坚持从源头抓起,优化学习内容、创优学习方式、强化学习考核,党员通过每日登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参加学习,获取学习积分,实现了积分量化、具体化、透明化,激发了农村党员参与学习的热情,有效提升了学习实效。
坚持每周“做”,锤炼过硬作风,“用制度管人、用分数说话”。在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来,该村党支部通过带头做好事、支部定主题、组长定步骤、党员定方法的方式,结合村内工作需要和党员包联户等情况,确定每周二为“党员办事日”,组织党员参与疫情防控、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疏浚水渠等工作,确保每周做一件实事来获取积分,使“小积分”变成工作的“助推器”。
坚持每月“议”,夯实治理成效,百姓议出好规矩,乡村治出新气象。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村通过党建赋能、支部引领,建立了“三议”积分制度,并针对村内近期工作,充分征求党员意见、接受党员质询、审定工作方案。同时,党员每月走访收集群众对于村庄建设、党组织建设、民生服务、文明创建、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每人每月向党支部至少提1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目前,该村党员已建言献策140余条,被采纳20条。
寨子村党支部积极推行“学”“做”“议”工作三步走模式,将党员积分渗入日常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党员参与学习、服务、评议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凝聚起了乡村治理的强大动能。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