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践悟

农商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探索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泽州农商银行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和定位,统筹安全发展和助企纾困,致力服务实体和普惠金融,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泽州农商银行为例,探索农商银行更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提出了农商银行更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泽州农商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做法

  (一)坚持服务大局,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开展“名单制”营销服务,将新兴潜力产业作为重点支持行业,支持了丹河新区、泽州县金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等30余个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达13.82亿元。二是积极对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县国投、天泰集团等9个企业投放贷款1.7亿元。三是积极支持重点企业改造升级,投放贷款1.78亿元支持三八、润宏等8个煤炭企业改造升级,投放贷款8.7亿元支持汉通机械、金秋铸造、圣士达等27个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与金融办联合对全县“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名单制走访,支持13户5.98亿元。截至9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112.35亿元,较年初净增18.18亿元。
  (二)坚持服务实体,支持市场主体倍增。一是主动对接联系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新增及所有市场主体进行精准对接,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1690户10.13亿元。二是加大营销首贷户,创新推出了“首担贷”,鼓励全员营销,为5580户首贷户发放贷款3.4亿元。三是与金融办合作,实施小微企业平台互助,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为316户小微企业授信2.5亿元。四是搭建供应链平台,与县属国有大型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对接,搭建供应链融资渠道,围绕上下游小微企业开展授信业务。今年以来,已为10户企业办理供应链贷款1.5亿元。同时,主动联合重点商户,与月星、星悦城等4个重点商贸广场合作,综合授信4亿元,新支持商户8户150万元。
  (三)坚持服务“三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连年开展信用工程、加快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与各乡镇、行政村实施党建+金融,行政村签约率达100%,累计互派镇村两级政银“四员”干部94人,授信34509户,金额68.43亿元,为“三农”发展送去了源头活水。二是支持新型农业主体,累计支持小庙岭、东鑫旺等5户农业龙头企业投放贷款4125万元,累计支持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红薯、蜂业等六大特优产业1830户4.33亿元。三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与各乡镇以“党建共建”为抓手,进行有效衔接,对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梳理、精准帮扶,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27户2101.64万元,位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
  (四)坚持优化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疫情以来,该行快速落实各级政府为企业减费让利政策,开展了“百行千人进万企 助企纾困共抗疫”活动,出台了下调利率、调整结息方式、减费让利等十条措施,推出了“复工贷”等信贷产品。目前,企业贷款利率、个人贷款利率分别较2020年初平均下降0.24、0.29个百分点,累计申请支农支小等政策性低息资金16.56亿元,累计让利2亿元以上。还向银监、省联社申请开通绿色通道,向人行、国开行、省融资再担保等机构申请低息资金,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深化合作,发挥倒贷基金、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互助平台作用等,解决了不少企业的融资贵、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疫情冲击较大。根据减费让利的相关要求,全年预计减少收入约10%-20%。同时,部分企业复工比较缓慢,导致不良贷款、“双逾”贷款都呈现上升势头。二是成本逐渐增加。由于地方金融机构低成本存款少、对公及财政资金较少,不仅影响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果、纳税水平,也影响为企业农户减息让利的实效。三是风险化解较难。农业、民企、小微等一些主体,生产周期长、转型难、抵押少,发生风险后不易化解。

三、对策建议

  (一)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县域经济。一是瞄准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县域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助力小微,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要求,加大首贷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助力实体经济渡过难关。三是坚守定位,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优势,持续推进信用工程创建,支持全域旅游、特色农业、重点产业,推动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二)加强外部沟通,凝聚强大合力。一是加强与金融办、担保公司等部门单位沟通对接,共同完善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和保障机制,健全对民企、小微企业的担保体系,形成共同化解风险的治理模式。二是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对接,凝聚行政、司法等力量,开展不良贷款清收活动,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三是加强与地方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对接,探索建立地方资金回流地方金融机构的政策机制,出台相关政策,以银行业信贷支持地方、上缴税收等方面的贡献为基准,制定财政性资金存放规则。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政策性推动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县、镇、村逐级召开动员会、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等方式推动信用工程建设,凝聚助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作者:泽州农商银行 郭鹏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26期

  • 第2022-12-25期

  • 第2022-12-24期

  • 第2022-12-23期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1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9期

  • 第2022-12-18期

  • 第2022-1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