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践悟

传统媒体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融媒体传播需求

  如果把全媒体时代的融媒体传播比作是狼的话,从事传统媒体的我们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孩子,甚至我们还没来得及喊一句“狼来了”,狼就已经站在了我们面前。凛冬已至,我们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占,狼已经来了,我们是丢盔弃甲、缴械投降?还是背水一战、奋力一搏?我们没有选择,只有正面迎战。我们该怎么做?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一、用互联网思维做节目

  说到改变和创新,我们应该怎么改变?怎样创新?
  首先,我们要了解全媒体。“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作为一个电视人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按照传统思维,我们的电视是做给观众看的,电视负责把我们要传播的东西播放给观众就可以了。节目说什么,怎么说,我们说了算。但按照互联网思维来看,我们的节目是产品,我们面对的是用户,你的节目说什么,怎么说应该是用户说了算。用户思维制作出的节目,才可能被用户认可。
  按照产品市场营销学来说,在用户思维指导下制作节目,就要弄清楚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要什么?如何满足目标用户?这些信息不是收视率一个数据能给的,我们需要一个权威、专业的机构给出精准的数据。数据要准确地提供观众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消费能力等等,什么样的节目最能吸引你的目标观众,哪些内容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详尽的数据就像大海上的灯塔,能给在茫茫大海上抹黑前进的电视人们指明一定的方向。

二、学会讲故事,制作适合网络传播的视频

  21世纪属于会讲故事的人,现在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会讲故事才能直抵人心,才能锁定观众。记者要有本土立场+人文关怀,讲有趣、有用、有料的本土故事。加强深度报道,强化媒体执政。
  2022年4月,太原市遭遇了新冠疫情的袭击。在抗疫期间,我们坚持把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展现给观众。在众多的抗疫故事里,一条《太原迎泽区:核酸检测服务上门暖人心》报道不仅在人民网播发,在栏目视频号的浏览量也超2.5万,转发1000多次。
  在这条报道里,记者跟随两名核酸检测的“大白”在没有电梯的六层居民楼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做核酸检测。这条报道为什么会受到官媒和网民的双重喜爱,关键在于它讲了身边人、身边事,更是用白描的手法让质朴的人物故事走进人的内心、拨动人的心弦。
  改变从现在开始。在保证现有节目播出的同时,让记者尝试创作适合融媒体播出的节目形态,注重原生态表达、原声态录制、碎片化的短视频制作。

三、俯下身子,走到百姓中去

  全媒体时代,地方传统媒体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恰恰相反,我要坚定了一个信心,我们无可替代!我们大有作为。作为城市台的我们,我们解决了媒体上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央视、省台不好触及的。我们是最贴地皮,离老百姓最近的媒体,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优势,真正俯下身子,走到百姓中去。
  2017年,中共太原市委率先发起“担复兴大任 做时代新人”的倡议。五年的时间,共有500多位一线劳动者成为时代新人。在对“时代新人”的报道中,我们聚焦立足平凡岗位的新时代奋斗者、一线普通劳动者,以“岗位、人物、故事”为主线,讲述平凡人平凡事、身边人身边事,突出挖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投身转型发展主战场的急先锋、走在改革创新第一线的开拓者、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排头兵。通过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都愿意努力奋斗成为时代新人,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建设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的精气神。
  “时代新人”的宣传从一开始就注重全媒发声,所有活动在进行电视播出的同时要进行网络直播;每个“时代新人”的故事由电视台制作播出,同时在各新媒体平台播发。大屏+小屏的传播方式让这些平凡的身边小人物快速让人们熟知,同时迸发出不平凡的巨大能量。
  通过五年的打造,“时代新人”已成为太原的靓丽名牌,也成为太原人的精神坐标。“时代新人”的成功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成功范例。
  传统媒体真正的核心一定是在内容上,未来的核心一定在内容数据,我们最值钱的地方是在内容资产。感受式传播,沉浸式的体验,用户思维制作节目,用户才愿意给你买单。

四、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没有互动就没有10万+”。我们要加强节目的互动性,增强与观众的粘合度。每天节目开始是否可以给用户留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让用户通过公众号进行回复,在第二天的节目中将前一天的用户回复在电视里播出,保持用户的持续关注度。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电视扫二维码摇红包、让观众的观点参与到节目中来等多种方式来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扩大节目公众号关注度。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用传统媒体的经验、互联网的思维,做用户喜爱的节目。守好阵地的同时善用新媒体,真正做到融合发展,传统媒体才能真正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融媒体传播。(作者:太原广播电视台 冯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26期

  • 第2022-12-25期

  • 第2022-12-24期

  • 第2022-12-23期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1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9期

  • 第2022-12-18期

  • 第2022-1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