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新闻

【走进乡村看振兴 巩固成果见实效】立足资源谋发展 宜居宜业谱新篇

——永和县乾坤湾乡东征村和美乡村新实践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秋高气爽,正是玉露香梨成熟的时节。记者走进永和县乾坤湾乡东征村采摘园,只见村民们忙着卸梨,一张张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近年来,东征村作为永和县乡村振兴先行村、示范村,按照“建设一村四区,打造美丽东征”的发展思路,立足“红黄绿”三色旅游资源(红色东征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黄河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窑洞农家乐经营、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打造出一幅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图景。

    用好“红土地”念起“致富经”

      近几年,东征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色教育培训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以配套红色培训、发展旅游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东征综合服务中心,凭借其“颜值”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培训学员前来学习、参观和打卡。这里新建的活动中心,为培训学员提供了活动场所,增加了黄河乾坤湾景区的旅游业态,催生了房车、露营、购物、娱乐等新业态,为周边百姓提供了多种就业和创业机会。
      自2018年开展红色教育培训以来,东征村先后承接了省农科院、省焦煤集团、中煤集团等单位和部门的各类培训80余期、4300余人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收入达400余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余元。

    改造土窑洞 办起农家乐

      走进东征村,浓郁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盏盏灯笼喜庆红火,一处处雕塑述说着革命往事。尤其是在那青松翠柏掩映下的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不时有头戴八角帽、身着红军服的队伍接受精神洗礼。
      随着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来东征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东征村紧紧抓住发展红色旅游机遇,以示范村创建为依托,升级改造东征村农家乐,以农户自家窑洞作为资产入股,将“资产”变“股权”,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窑洞农家乐。
      在东征村土生土长的冯成俊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他经营起了农家乐。他家的5号小院,青石砌墙、白灰滚窑。客房内,炕铺整洁、家具古朴,还配有液晶电视、无线网络。后侧的卫生间内,洗手池、坐便器和淋浴花洒一应俱全。“2018年,我们正式运营的第一年就见了效益,收入了三四千元。现在每年能挣八九千元……”冯成俊细数着农家乐的收益。
      “这次住窑洞农家乐,感觉非常好。外面虽然艳阳高照,但睡在窑洞里还得盖被子。窑洞里不仅有独立卫生间,还可以洗澡,很舒适方便。”一名游客告诉记者。

    吃上“生态饭”端稳“金饭碗”

      时代总是给东征精神赋予新的意义。
      黄河沿岸的吕梁山,曾经满目荒凉。从20世纪70年代起,永和人民在东征精神的感召下,吃苦耐劳、矢志不渝,在荒山荒坡植树造林76万亩,被誉为“‘三北’防护林生态教科书”。东征村不忘发展根本,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完善特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形成了产业融合、旅游致富的新模式。
      “旅游搞起来,就能发家致富!”一脸憨厚的村民刘文生说。前些年,由于家里人多地少,加之妻子做了骨髓炎大手术,刘文生一家成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乡村旅游火起来后,我们就筹划着在村里摆个杂粮煎饼摊。这不,今年‘五一黄金周’就卖了1000多元。”刘文生家里还有6亩玉露香梨树、4亩红富士苹果树,去年国庆节在路边摆摊,500多公斤苹果卖了2000多元。他憧憬着:“今年是第三年挂果,收成应该会更好。”
      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促进东征村村民增收致富。如今,东征村的苹果和玉露香梨树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00多亩,去年挂果10万公斤,人均增收2000多元。今年进入盛果期,预计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户均有望增收2万元。

    本报记者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4期

    • 第2023-09-23期

    • 第2023-09-22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