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半年太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1至6月优良天数达108天,优良率为59.3%

  本报太原7月31日讯(实习记者韩潇)今天上午,记者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太原市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以环境空气质量“退后十”和“一泓清水入黄河”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美丽太原建设,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在治气方面,太原市坚持综合施策、重点突破,通过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据统计,今年1至6月,太原市优良天数达108天,优良率为59.3%,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天。重污染天数2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天。该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18,同比下降0.4%。6项污染物浓度有2项同比下降,分别是NO2、PM10。其中,SO2、NO2、CO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污染负荷从大到小依次为PM2.5、PM10、O3、NO2、CO和SO2
  1至6月,太原市城六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迎泽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杏花岭区、晋源区、小店区。空气综合质量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至重)为:万柏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晋源区、杏花岭区和小店区。该市所辖“三县一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到重)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
  在治水方面,太原市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通过加快“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着力补齐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入河排口监管和黑臭水体整治,健全完善汛期水质管控机制,全力推动流域水质提升。
  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考核要求,太原市境内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为6个,分别为汾河水库出口、李八沟、上兰、河底村、迎泽桥和韩武村断面。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该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在治土方面,太原市坚持守土尽责、源头管控,通过深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在环境安全方面,太原市坚持问题导向、从严监管,通过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领域推进环境问题执法攻坚,持续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夯实生态安全基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3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9期

  • 第2024-07-28期

  • 第2024-07-27期

  • 第2024-07-26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4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