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3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抓前端,治未病。商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调解工作?如何完善调解路径,高效处理多元化纠纷?7月30日,省工商联举办的第七期“晋商大讲堂”在太原开讲。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杨如珍在《发挥商会调解优势、加强诉源治理、做实多元解纷》讲座中,对商会负责人需要了解的诉源治理基本概况、多元化纠纷处理等内容,结合“枫桥经验”“眉山经验”“山西模式”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特点,为在场120余名商会负责人讲了一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公开课。随后,山西省广东商会调解委员会讲师团负责人马少君同与会嘉宾作了经验分享。
杨如珍认为,只有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置于社会治理大格局中谋划和推进,才能让矛盾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商会调解作为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对于化解涉企纠纷、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用巨大。
“走出去,请进来……今天的课程打开了我们调解纠纷的新思路。”山西省内蒙古商会调解委员会主任李晓朵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山西省内蒙古商会要进一步做好会员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纠纷调解工作。
本期“晋商大讲堂”是省工商联在全省非公企业和商协会组织中开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第七次集中性专题学习。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剑英表示,希望各级工商联、商会以调解工作为服务抓手,优化法律维权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手,深化法律三进、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等工作,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加强与各级司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商会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