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思政晋行时

国企改革转型中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张婧

  概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本文立足实践所需,深入剖析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成因,探索形成强化政治引领、舆论引领、作风引领、保障引领、机制引领“五个引领”的工作路径,为国有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深入调研,厘清国企改革转型过程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基本要求,企业的发展方向、经济利益、分配方式、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必然会涉及职工利益格局的调整,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职工一方面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担心改革可能会影响到自身岗位和工资收入,担心改革后的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思想波动。调研发现,部分单位还面临生态环保、产业转型等现实课题,职工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同时,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还未能跟得上改革步伐,需要转变工作作风和提振精神风貌。
  产业工人队伍培训培养工作亟待加强。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国有企业一线操作岗位高龄化现象也在不断凸显,职业健康风险增大,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员补充。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要求,核心技术岗位、关键岗位人员需加强储备和培养。近些年,传统产业、操作岗位对青年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队伍整体数量需要稳定。
  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可优化完善的空间。改革过程中,部分单位的考核评价机制、收入分配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需进一步优化细化,需突出效率效益导向,提高与改革的适配性。
  政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方式手段需与时俱进。部分政工人员为半路出家、半路转行,系统培训教育不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多传统单一,且政治性、目的性较强,员工多被动接受,容易存在“雨过地皮湿”的问题。

深挖根源,剖析问题成因

  一方面,职工思想波动是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伴生”现象。部分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固化僵化,对职工思想波动重视不够,应有预案不详尽,或部分干部工作方法不得当,导致工作开展被动。
  另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各种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多。同时,青年职工思想活跃,思想更加多元多变,对规则、改革更敏感,更注重维护自身利益,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综合施策,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水平
(一)强化政治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

  强化问题导向、强化使命担当,聚焦产业绿色发展、智能化转型等难题,针对性找寻思路、办法、举措,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明思路、定举措、开新局。坚持集体研讨交流学、专题讲座深入学、线上线下结合学、联系实际调研学、列席旁听督促学“五学”同步,不断激发学习活力,使中心组学习成为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保障。
  同时,聚焦企业重大决策和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多层次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轮训、面对面巡回宣讲、视频宣讲、全媒体传播宣讲等,既讲形势、讲挑战,更讲举措、讲信心,最大限度凝聚力量共识。综合运用座谈会、文艺演出、网络学院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形成网上网下、互动贯通的学习宣讲阵地,让学习宣传更具感染力、实效性。

(二)强化舆论引领,以正确的导向影响人

  以主题宣传强信心促发展。站在全局高度,用系统性思维、前瞻性思维观察问题、把握时势,抓实重大主题报道。围绕企业重要部署,开办专题栏目,用好权威解读、记者手记、新闻综述等多种形式,让舆论引导更丰富深刻。加大成就宣传报道,用鲜活的素材、具有洞见的价值表达和理性思考,解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密码,立体展示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提振干部员工的信心底气。
  以典型宣传育新风。将镜头和笔头对准基层,强化媒体监督问效,树正面典型立标杆,抓反面典型设红线,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持续开展榜样人物、劳模先进等典型选树活动和典型宣传报道,通过典型人物传递奋勇争先、提质增效的典型经验,营造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作风引领,以清风正气涵养人

  一方面,坚决吸取腐败案例教训,持续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的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健全管控机制,堵塞管理漏洞,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条件,在革除积弊中净化思想、鼓舞干劲。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防治形式主义排查整改工作,坚决防止过度留痕、过度安排学习任务等现象,实行多部门、常态化、联合督查机制,切实做好源头约束,将基层干部职工从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四)强化保障引领,以实在举措打动人

  建立健全职工思想信息闭环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续动态收集干部职工思想动态信息,梳理、摸排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诉求,对涉及发展规划、流程管控、薪酬待遇、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思想信息进行精准分类,将反映事项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转批,要求限期处置落实办理,并将落实办理情况及时反馈至单位或个人。
  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将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持续做好“送慰问”“送温暖”“送清凉”、扶贫济困、金秋助学等常态化民生工作,持续推进职工衣食住行改善工程,解除职工后顾之忧,让职工的心和企业紧紧连在一起。
  抓实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要求各党支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知晓本单位人员工作、思想、生活方面总体情况;围绕企业重大部署、重大改革、重大成效、涉及职工重大利益等四方面重点,要求各党支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形势任务教育,及时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关心访谈,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持续解决难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五)强化机制引领,以鲜明导向激励人

  健全薪酬分配机制。要建立健全突出效率效益的薪酬分配机制,强化差异化分配激励导向。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原则,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
  健全安全绩效考核机制。结合实际,加大安全绩效在整体工资中的占比,按照“人机物法环”的不同,动态调整占比,提高实际适配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健全人员选拔培养机制。持续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学历提升项目,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畅通产业工人向上发展通道和横向发展机制,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赢。
  打造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抓好顶层设计,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施政工人员素质提升行动,明确政工人员的组织配置和职能定位,完善政工人员的选拔竞聘、培训培养、考核评价、交流晋升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作者系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信访维稳中心信访办理室主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18期

  • 第2024-11-17期

  • 第2024-11-16期

  • 第2024-11-15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3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11期

  • 第2024-11-10期

  • 第2024-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