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新民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财政厅锚定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目标,立足财政职能,三方面发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建设筑牢流域保护屏障,形成了紧密对接国家政策、切实符合我省实际的6项机制、24项具体支持举措。研究制定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资金筹措方案、绩效管理办法、监督办法,夯实全要素保障、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的财政政策体系。
以真金白银促更高标准保护,大力度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强化资金统筹整合,积极调整支出结构,2019年以来,省级累计下达财政资金1096亿元、累计发行专项债券1172.56亿元,有力缓解市县筹资压力,着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防洪减灾短板,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做好资金保障。
以生态补偿谋更高质量发展,加大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体系,实施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了流域污染共治、成本共担、成果共享。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正式签订黄河流域(晋陕蒙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补偿体系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