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4日的沁源寒意正浓,记者在沁源经开区内的新材料生产车间项目工地上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据了解,新材料生产车间项目是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达3.67亿元,主要包括新建钢结构标准厂房6栋、仓库1栋,完成室外硬化、绿化以及给排水、供暖、供电等室外配套工程。该项目于去年4月份开工建设,预计在今年3月份竣工投产。
近年来,沁源经开区坚持“项目为王”,聚焦重点项目,领导干部挂帅、部门具体分包,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通过收集制约项目建设难题、制定项目推进台账、项目一线立行研判、协调解决等措施,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3栋车间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楼层板的安装以及浇筑工作。另外3栋车间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1号车间正在进行钢结构主体框架安装,3号车间正在进行基坑回填工作,5号车间正在进行基坑支护以及开挖工作。”施工项目负责人常磊介绍。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建设单位采取一系列冬季施工措施和应急预案,有效应对不良天气情况和突发状态。加强对环境温度的监测,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内容和方案。制定详细的设备材料采购和到场计划,实时跟踪设备材料的收、发、存情况,确保冬施期间各类物资保质保量供应。针对冬季施工特点,专项开展冬施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好室外施工人员防冻防寒保暖培训,多次组织高空、吊装等高风险作业和用电防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持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项目建设无“冬日”。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加速新材料生产车间项目能够顺利投产达效,施工人员依然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掀起了项目建设“热潮”。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