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汾1月6日讯(记者张文华 通讯员韩亚丽 崔亚婷)1月2日,记者在临汾市尧都区委组织部了解到,为兑现各类人才优惠政策,该区有关部门措施到位、形成合力,2024年共发放人才学费津贴18万元,生活津贴147.54万元,购房补贴28万元,为10名高层次人才子女解决就学需求。
近年来,尧都区常态化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活动,助力企事业单位引才400余人,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8份,引进落地项目11个。建立候鸟专家工作站,设立首席顾问,采取“异地研发+本地转化”模式,柔性引进24名博士,全职引进67名硕士研究生。促成山西新源华康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学张建珍教授团队进行产品研发中试,共建核酸农药RNA重点实验室,与山西农大植保学院开展病虫害生物农药联合研发。
该区每年专项划拨100万元人才培训经费,通过“因人制定”梯度培养,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升人才含金量。依托14个乡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500余人;依托尧都高新区云商产业园、山西正合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顶岗实习累计培训技能人才4167余人。
截至目前,尧都高新区共入驻企业365家,其中,“四上”企业97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2个,尧都高新区云商产业园与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共建了信创实验室,与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等4个高校共建区校合作基地11个,全面打通数字经济领域产学研通道,实现了实习、就业、科研全链条延伸,被省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被省人社厅认定为“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
该区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中心10家,专精特新企业29家,积极动员人才申报省市人才计划,新增高学历人才197人,为40名人才认定技能等级。明确每月19日为人才政策宣传日,分领域进行人才政策宣讲,推动“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同时,在各类优惠政策兑现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事业助力人才成长,待遇吸引人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