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获经济犯罪案件21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67人,挽回经济损失22.4亿余元,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5月15日是全国第16个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省公安厅通报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防范金融风险、服务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精准打击重点领域犯罪行为
全省公安机关针对经济犯罪新形势,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形成全链条打击态势。
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中,聚焦非法集资、传销等侵害群众利益犯罪,坚持“打早打小”原则,全年立案177起,破案1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7名,追回经济损失3.7亿元。针对金融领域突出问题,重点打击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等犯罪行为,破获金融诈骗案件216起,抓获嫌疑人384名,挽回损失3258万元。
税务犯罪打击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深化税警协作机制,破获虚开骗税案件4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3人,涉案金额达50亿元,追回税款损失1.8亿元。其中,太原“5·05”、阳泉“1·18”特大虚开发票案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境外追逃工作持续发力,成功从9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劝返13名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
筑牢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
全省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
通过健全跨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强化与检法机关、金融监管等部门协作,全年共享风险数据2300余条,联合处置重大风险隐患19起。经侦部门创新运用“两书一单”预警机制,发送风险提示书、建议书及预警备案单81份,推动相关部门堵塞制度漏洞47项。
针对新兴经济领域风险,部署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检查投资理财、电子商务等行业的86个问题,完成整改72项,建立长效监管机制14个。通过典型案例复盘分析,向企业发出经营风险提示2800余次,有效提升市场主体风险防范能力。
护航企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公安机关创新服务举措,打造“经侦护企”品牌,全年走访企业5200余家次,解决涉法难题870件。
建立警企联络专员制度,通过结对帮扶、法律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合规指导。某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民警帮助我们完善了合同审查机制,避免了可能涉及的商业纠纷。”同时,优化执法办案流程,推动全省11个市经侦部门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机制对接,案件办理时限平均缩短30%。
创新宣防模式成为亮点,全年发布典型案例视频136部,组织“经侦课堂进企业”活动420场,覆盖从业人员15万人次。通过揭露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常见犯罪手法,企业内控合规建设达标率提升至92%。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应用,持续推进打击经济犯罪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