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践悟

城市电视台短视频发展的路径重构与价值创造研究

  

卫斗财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城市电视台短视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创新路径。研究发现,城市电视台应通过本地化内容生产、互动传播机制和品牌化运营,构建“内容—互动—品牌”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从而提升受众文化认同与品牌忠诚度。
  一、城市电视台短视频发展的价值定位
  (一)媒体融合战略支点
  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核心载体,其碎片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特征,正在重塑媒体融合的生态格局。《2024中国短视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突破10.2亿,占网络用户总数的91.7%,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8小时,成为用户粘性最高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城市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传统传播模式受限于时空壁垒与内容形态,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而短视频凭借多平台分发(抖音、快手、视频号等)与算法推荐机制,可实现传播效能的指数级增长。例如,太原广播电视台通过将优质短视频内容同步分发至12个主流平台,2024年上半年累计播放量突破3.2亿次,较传统电视频道覆盖范围扩大了23倍,有效破解了地方媒体传播半径受限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布局短视频领域不仅是城市电视台应对传播格局变革的战术选择,更是推动媒体融合战略落地的核心支点,其发展成效直接影响着地方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话语权构建。
  (二)城市文化传播枢纽
  城市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肩负着传播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使命。通过发展短视频,城市电视台可以打破传统电视媒体的固有形态和传播模式,以更灵活、更多元的方式呈现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短视频凭借其轻量化、场景化优势,能有效激活城市文化IP,如太原台《并州记忆》系列短视频通过3D复原晋祠文物,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500万次。由此可见,短视频正成为城市文化“破圈”传播的核心枢纽,助力地方媒体在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受众关系重构载体
  短视频平台的互动特性为城市电视台建立新型传受关系提供了契机。城市电视台可以以短视频平台为桥梁,打破传统电视媒体的固有形态和传播模式,以更灵活、更多元的方式呈现内容,重构信息传播模式。通过弹幕互动、话题共创等方式,实现从单向传播向深度参与的转变。例如南宁台《邕城烟火》短视频栏目设置“你拍我播”板块,用户投稿占比达43%,显著增强了受众粘性。
  二、内容创新的三维路径
  (一)本地化叙事体系构建
  历史文化类:《并州密码》系列采用3D数字复原技术,生动再现晋商票号运作场景(12集,播放量580万次)。数据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内部统计(2024)。
  非遗传承类:《指尖上的晋阳》通过微距拍摄与动态演示,展现晋阳铜器、并州刀剪等技艺的当代价值(8集,互动率19.7%)。数据来源:抖音平台后台数据(2024Q2)。
  城市生活类:《太原十二时辰》以沉浸式拍摄手法记录城市更新进程。其中,迎泽大街改造工程通过4K延时摄影呈现“三晋第一街”的蝶变;汾河景区生态治理则采用无人机航拍与水下摄影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一水中分”的生态之美。这类内容矩阵使太原城市形象短视频用户渗透率提升至61.7%,覆盖18-45岁核心群体(10集,商业植入收入120万元)。数据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广告部财报(2024)。
  (二)沉浸式互动传播机制
  技术赋能体验:开发AR明信片、虚拟主播等互动形式。
  社群运营深化:建立观众粉丝俱乐部,开展线下创作工坊。
  数据驱动创作:利用用户画像优化内容生产方向,通过AI智能交互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
  (三)品牌化运营体系建设
  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统一片头片尾设计、动态LOGO等视觉元素,加深观众对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垂直领域深耕:打造“城市文化”“民生服务”“潮流生活”三大内容矩阵。
  跨界资源整合:联合文旅部门、商业品牌开展内容共创。
  三、品牌资产沉淀路径
  (一)文化品牌认同培育机制
  记忆唤醒:老照片修复计划引发集体回忆。
  价值共鸣:通过普通市民善举传递城市温度。
  文化参与:通过拍摄非遗技艺体验类短视频激活文化传承。
  (二)品牌使用粘性增强策略
  互动设计:弹幕投票、表情特效等即时反馈机制(如太原广播电视台《并州夜话》栏目设置“今日话题投票”功能)。
  衍生开发:推出主题表情包、文创产品延伸内容价值。
  社群运营:建立UGC内容激励机制,如内容征集、话题挑战赛等。
  (三)构建品牌“内容+服务+电商”的商业闭环
  1.价值链条设计
  内容层:生产具有电商转化潜力的垂直领域内容(如文旅探店、非遗手作教学类短视频)。
  服务层:开发配套服务产品(如文化研学路线、特色体验课程)。
  电商层:搭建线上商城销售文创产品、地方特产。
  2.转化机制创新
  场景化植入:在短视频中嵌入商品链接,如探店视频直接跳转购买。
  知识付费:将优质内容转化为付费课程(如太原广播电视台“晋商文化研修班”)。
  预售模式:通过短视频预告产品,开展限时优惠预售。
  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短视频创新已从简单的渠道拓展转向系统性战略升级。本研究构建的“内容—互动—品牌”三位一体创新体系,通过本地化叙事激活城市文化基因,以沉浸式互动重构传受关系,借品牌化运营沉淀核心资产;通过3D复原技术、AR交互设计等创新表达,传统城市文化IP获得年轻化传播势能;借助“内容+服务+电商”商业闭环,实现从文化传播到价值创造的转化,为地方媒体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9期

  • 第2025-05-18期

  • 第2025-05-17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11期

  • 第2025-05-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