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沙
新形势下,加强政工干部修养,是全面提高政工干部素质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
政工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的关键力量。一支优秀的政工队伍在解决政工工作问题方面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工干部队伍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以及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还需要以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为导向,坚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铭记党的宗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履行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只有以优秀的政工队伍为基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才能够在基层企业更有效发挥。
企业发展过程中,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切实加强企业员工政治素质和政治意识建设。一方面,企业政工干部要加强对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掌握,通过学习领悟,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发展理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政工工作的关注程度,通过宣讲等形式,让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目前,我国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社会经济等各领域各方面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企业策略调整和改革都在稳步推进,因此需要切实加强企业建设,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政工工作作为企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政工干部需要协调各方,有效沟通,营造改革浓厚氛围,推进深化改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战略目标的清晰明确、企业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可以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目标实现和机制落实的过程中,职工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政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一)加强政治理论修养
一要筑牢思想行动根基,强化政治引领。作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政工干部要在思想行动上做好表率,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在思想上,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政治理论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要将讲政治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将提升政治素养作为首要任务和根本准绳,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要提升工作融合效能。政工干部要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要主动引导、主动靠前、主动融入、主动创新,从意识形态、宣传引领、信访维稳、群团共建等方面入手,通过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推动政工工作和日常业务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工作质效。
三要提升专业创新能力。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政工干部需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主动跟随行业发展趋势,适应行业发展变化,了解掌握关键技术和管理知识,深入研究生产经营规律。要立足改革发展大局、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和党员群众需求诉求,将政工工作与企业战略规划、项目攻坚、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二)强化队伍素质建设
科学合理的队伍建设是保障政工工作有序执行的基础。作为政工干部,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方面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与能力建设。政工干部队伍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通过知识更新切实提高专业素养。要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专题研讨、线上学习等形式,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培育创新思维与变革意识。面对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挑战以及相应带来的职工思想方面的新变化,政工干部要打破惯性思维,以创新驱动提升工作质效,既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又要及时将思想建设融入各项决策支撑体系,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度参与。在改革创新过程中,不断巩固党建领航、文化凝聚、人才支撑、作风引领等方面的建设优势。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有效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一方面要全面健全制度体系,要科学划分各部门之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权责边界,通过岗位说明等方式明确员工职能定位,建立清单化的责任传导链条,将理论学习、意识形态、员工关怀等方面任务细化到岗、责任到人。同时,要完善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通过公平有序的内部竞争,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人文关怀,坚持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齐抓共管,营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既要通过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准确把握职工在职业发展、薪酬待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诉求,针对性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培育和心理健康疏导,将党的方针政策用员工听得懂、用得上的方式讲明白、说清楚;又要聚焦职工工作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从服务阵地、服务方式、服务力量等多方面发力,针对性提供困难帮扶,让职工在“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的关怀中增强企业归属感,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参与建设”的根本转变。
(四)注重人才培养
一要转变建设理念,构建动态化培训机制。政工干部要时刻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要紧贴理论前沿,动态更新培训内容,既要将最新政治理论研究纳入培训范围,又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加入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等一系列前沿课程。二要强化选育体系,筑牢政工队伍思想根基。一方面,要在人才招聘中建立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并重的双重筛选标准,重点关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背景,在群众工作、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传帮带”“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岗位需求,为职工制定个性化成长路径,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化政工铁军。三要完善组织机构,推动政工工作融合创新。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工工作创新领导小组,由党组织负责人牵头,整合党建、宣传、群团、人事等部门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进一步增强政工干部的应急处突、调查研究、群众工作等综合能力,实现从“单一党务工作者”向“复合型治理骨干”的能力提升。
政工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综合复杂的过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政工干部更应坚定方向、守正创新,加强培训教育,注重实践锻炼,提升管理能力,更好助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做优做强做大的新征程中担当主力军、贡献强动力。【作者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