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践悟

县级融媒体内容创新路径探析

  

吕晓霞

  本文从当前县级融媒体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全国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典型案例,系统阐释通过深耕本土文化资源、重构用户互动关系、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三大路径实现内容创新的实践逻辑。研究表明,内容创新需立足“在地化”优势,构建“生产—传播—反馈”全链条创新体系,为基层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兼具理论价值与实操性的路径参考。

一、面临的现状与机遇

  眼下,县级融媒体普遍陷入“平台活跃度洼地”。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县级融媒体客户端平均日活率仅14.7%,日均使用时长6.8分钟,超62%的内容为政务会议、政策文件等程式化报道,“传声筒”式生产导致内容与县域受众需求严重脱节。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人才结构与技术储备的双重不足,以临汾市西山五县为例,县级融媒体采编团队中新闻传播专业科班出身者不足38%,短视频编导、数据分析师、AI技术应用等新型岗位人才缺口达61%,技术设备更新滞后于省级媒体平均水平2-3年。
  政策红利为内容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撑。2020年中宣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强化基层内容建设”列为重点任务,2023年中央财政专项拨付12.7亿元用于县级融媒体技术升级。浙江省通过“浙里改”数字化改革,将37个县级融媒体接入省级“天目云”技术平台,实现智能剪辑工具、舆情分析系统等资源共享,内容生产效率提升300%。长三角25家县级融媒体组建“内容创新联盟”,累计交换优质稿件1.2万条,联合制作的《长江三角洲民俗图谱》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5亿次。
  县域用户内容消费呈现“在地化”与“参与化”双趋势。抖音《2023县域内容生态报告》显示,本地用户对“15秒内呈现核心信息”的短视频偏好度达89%。浙江嵊州融媒体《越剧俚语》栏目将方言与戏曲元素融合,推出“方言挑战赛”互动活动,单期视频引发12万人次参与。用户角色从信息接收者向生产参与者转变:湖南浏阳融媒体“乡村拍客计划”吸纳132名农民创作者,制作的《我家菜园变形记》系列视频以第一视角记录庭院经济转型,不仅带动农资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800万元,更形成“用户创作—媒体赋能—商业反哺”的价值闭环,用户生产内容占比从初期的7%提升至35%。

二、创新实践路径
(一)本土化叙事:从文化符号到可交互IP

  本土化创新的核心在于实现地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译。浙江安吉融媒体打造“竹文化数字馆”,通过3D建模技术还原27项竹编非遗技艺,制作的《竹匠的24小时》微纪录片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780万次,带动当地竹制品电商搜索量增长217%。江苏宜兴融媒体则深耕紫砂文化,推出《一把壶的前世今生》直播栏目,邀请非遗传承人在窑炉前实时讲解烧制工艺,观众可通过虚拟礼物“送柴火”参与互动,直播期间本地紫砂电商销量环比增长210%。

(二)互动化生产:用户共创生态的构建路径

  内容生产权的下沉成为必然趋势。湖南浏阳融媒体通过“乡村拍客工作坊”系统培训农民创作者,建立“选题众筹—内容共创—收益分成”机制:由媒体提供设备支持与剪辑培训,村民负责记录乡村生活,双方按流量收益比例分成。江苏邳州融媒体开发的“线索云平台”运用AI语义分析技术,自动识别群众爆料中的民生痛点,将线索处理时效从72小时压缩至4小时,政务内容用户互动率从3.2%提升至18.7%。

(三)技术赋能:从工具应用到生产链重构

  智能技术正深度介入内容生产全流程。福建尤溪融媒体搭建的“热点雷达系统”,可提前48小时预测爆款话题。技术赋能的深层价值在于打破“有限产能”瓶颈:浙江德清融媒体引入智能剪辑系统,通过AI自动识别画面亮点并生成剪辑脚本,使短视频制作效率提升5倍。

三、构建机制保障体系
(一)人才创新:双轨制破解人力资源困境

  湖南汨罗融媒体首创“首席内容官”制度,赋予项目负责人人事组阁权、经费审批权及最高15%的团队收益分红权。在柔性引智方面,浙江传媒学院与安吉融媒体共建“县域传播实验室”;河南项城融媒体聘请抖音三农领域TOP10博主作为“创作导师”。

(二)考核改革: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江苏邳州融媒体推出的“5维考核模型”颠覆传统评价逻辑:传播力(40%)指标涵盖万次播放互动量、跨区域传播率等细分维度;用户活跃度(25%)考核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数据;创新性(15%)关注技术应用与形式突破;商业转化(10%)与文化价值(10%)则兼顾市场效益与社会影响。

(三)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生态的构建

  长三角县级融媒体“内容创新联盟”形成可复制模式:25家成员单位共建共享数据库,通过“选题众包”机制,安吉融媒体发起的《江南古村水系调查》联动6县记者共同完成,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四、深层挑战与破题路径

  原创内容侵权问题制约创作积极性。江西万年县融媒体《稻乡二十四节气》上线3天被12个自媒体账号盗用。浙江长兴融媒体搭建的“太湖云版权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原创内容实时存证,将确权时间从15天缩短至2分钟。
  传统广告模式在县域场景中效益微薄。河南项城融媒体探索“内容+服务”闭环,推出《最美新娘》短视频评选活动,形成“内容引流—消费核销—商家分佣”的商业链条。江苏张家港融媒体则打造“农产品直播电商平台”,记者化身助农主播,实时连线农户,2023年带动当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总之,县级融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离用户最近”的天然优势。通过构建地域文化数据库、创新用户参与机制、培育自主技术能力,方能打造不可替代的内容生态。未来的内容创新不仅需要追求“爆款”效应,更要着眼可持续的内容生产体系建设,使县级融媒体真正成为连接基层治理、服务群众需求、传播地域文化的核心节点。 (作者单位:隰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9期

  • 第2025-06-08期

  • 第2025-06-07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6-04期

  • 第2025-05-31期

  • 第2025-05-30期

  • 第2025-05-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