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马永亮:致力做一名专家型记者

  •   6月27日,在山西经济日报社那个充满故事的会议室里,阳光轻柔地洒在摆放整齐的桌椅上,《山西经济日报》即将迎来创刊40周年,喜庆的氛围萦绕在每一寸空气中。
      记者采访了本报财贸新闻部主任马永亮。他面前放着2013年采写的深度报道《为国理财 为民服务》,一场关于他与报社共同成长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
      “在2013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召开前,我就开始密切关注山西财政领域的动态。”马永亮回忆道,当时,他察觉到山西财政在过去10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策调整到资金流向,从民生投入到经济发展,每一处都蕴含着值得深入挖掘的新闻价值。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山西财政的发展脉络,马永亮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他发现,2003年以来,山西财政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财政的增收,为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那段时间,马永亮几乎天天走访省财政厅,全方位了解财政工作。从财政政策的制定到资金的分配使用,从项目的审批到效果的评估,每一个环节他都仔细采访、认真记录。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他几易其稿,反复核对数据和事实,力求将全省财政10年来的发展成就全面、准确地呈现出来。
      最终,《为国理财 为民服务》这篇报道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期间刊发,并被分发到会场每一位与会人员手中。文章引起了广泛讨论,得到一致好评。
      马永亮不仅专注于财政报道,还积极拓展税务、金融、商贸、物价等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要在新闻行业站稳脚跟,唯有不断学习、积累。”马永亮深有体会。他深入基层、走进一线,在每一次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
      马永亮始终以成为专家型记者为目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对话和社交能力。他不仅在省内新闻队伍中发光发热,还主动向中央财经媒体投稿,多篇稿件被刊发,甚至引起财政部关注。
      回顾成长历程,马永亮满怀感激:“报社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不断成长进步。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友谊和成就。”
      站在《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的重要节点,马永亮深情地说:“四十载风雨兼程,铸就了今日的辉煌。愿报社在未来的岁月里,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作为一名记者,我将继续秉持初心,记录时代发展,传递社会正能量。”

    本报记者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