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甄宝全:一部微电影重构纸媒叙事能力新起点

  •   2015年春夏之交,由太原市委外宣办和山西经济日报社联合策划的原创中英文城市形象微电影《回家》,甫一上线便引发全球关注,这与当时一些人心目中“灰头土脸”的太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时至今日,回望《回家》的创作经历,山西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甄宝全还感触颇深:“全媒体转型不是办个网站、开个微博,而是要重构核心叙事能力。”
      故事始于2014年春,太原城正奋力寻求蝶变,对外形象却模糊不清。时任山西经济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山西经济网总监甄宝全,敏锐捕捉到了这份尴尬与焦虑,他说:“我们亟须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文化载体来讲好太原故事。”
      彼时,国内城市宣传片普遍陷入地标镜头堆砌的窠臼。甄宝全却决意走一条新路——以人文叙事承载城市形象。
      征得当时报社主要领导支持后,他与报社一班人开启了密集的头脑风暴。大家明确了一个传播真理——城市气质的抵达,最终依赖于人文故事的温度与个体命运的共鸣;锚定了一个创作主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炼了一个凝聚最朴素却最深沉情感的片名——《回家》。
      几经周折,甄宝全拿出的策划方案和剧本得到积极响应,太原市委外宣办、山西经济日报社、太原龙城电影集团、太原六度纵横文化公司的负责人达成了合作共识。
      2014年7月,《回家》开机。冬去春来,一个底蕴深厚、宜居宜业的锦绣龙城跃然屏上。2015年4月,《回家》全网上线,旋即引发“核爆式”传播。其热度不仅体现在惊人的播放数据上,更在于它打破了许多人对太原的刻板印象。
      荣誉接踵而至:第十七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节目创优评析一等奖、首届中国报业短视频微电影大赛“优秀微电影奖”、“阳光杯”山西省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网络作品单元优秀短片奖”、首届山西省微电影创作论坛“省级人文关怀优秀奖”……
      “是一次冒险的跨界尝试,也是撬动报社全媒体转型的一个支点,但绝非个人之功。”甄宝全总结道,“《回家》的成功,深深植根于报社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沃土。报社领导的战略定力与鼎力支持,报社同仁的信任协作与专业精神,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空间,让我能够突破传统纸媒的思维桎梏,勇敢迈出跨界融合的每一步。这份鼓励与培养,是我30多年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财富。”
      十年磨砺,媒体融合已步入纵深推进、系统性重塑的关键攻坚期。甄宝全寄语报社同仁:“我们要倍加珍惜报社的创新生态,持续锤炼讲好中国故事山西篇章的硬核本领,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李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