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养小鸡

刘东霞

  小时候,莺飞草长,百花盛开之时,就有外地挑担子的到村里卖小鸡。两只竹篾箩里,黄黄的、小小的、花花的鸡崽挤在一起,瞪着晶亮的小圆眼睛东瞅西看,小嘴一张一合,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挑担子的不用吆喝,小鸡的叫声自然把大家吸引过来。大多数是女人和小孩。女人是来买小鸡的,小孩则是围过来凑热闹,看新鲜的。
  女人们眼睛在鸡群里巡睃,识别哪只是母鸡,哪只是公鸡。一是看,头大腿长为公,头小腿短为母,二是提,提起小鸡的双脚,将它倒悬起来,抬起头并拼命扑动翅膀向上飞的,是公鸡;头不会上抬,而且整个身子无力地向下垂,连翅膀都不会扑的,是母鸡。用这样的方法看,一般都八九不离十。大家都愿意买母鸡,母鸡能下蛋,鸡蛋可卖钱。
  我妈妈就是这买小鸡中的一个。我家养小鸡的木盆,高半尺,敞口直径一尺,四周裂了几条发丝般的细缝,放小鸡正合适。木盆里底部垫一层麦秸,麦秸上放一只小碗,碗里放剩饭,小鸡吃喝拉撒睡就在麦秸上。家里老鼠多,村里野猫也多,为防止老鼠和野猫吃小鸡,木盆口则用一个铁箅子盖住,箅子上面覆一层纱布,再在上面压两块砖。箅子透气,纱布也透气,这样小鸡就不至于被闷死。压砖是为了加重盖的重量,一来预防猫和老鼠拱翻箅子,二来预防逐渐长大的小鸡把盖子拱开。家里老鼠猖獗,木盆放在一个高凳子上,猫和老鼠就不太容易接近木盆。
  妈妈把喂小鸡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放学后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木盆小心翼翼地端下来,取掉上面的盖子,放出小鸡。地上丢一把米,小鸡们一出“窝”,叽叽叽欢叫,抖动翅膀,走几步路,活动活动筋骨,小嘴一下一下啄起米来。有时候我在旁边看它们抢食,与人类的动作相似,特别好玩。小鸡们吃饱后就不叫唤了,甚至站着闭起眼,像瞌睡。我把它们一个个捉到盆子里,盖好,再小心端到凳子上。
  一天中午,喂饱小鸡后,我忘记了在盖子上压砖头,下午放学回来,木盆里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猫拱开盖子,把十几只小鸡全都咬死了,还叼走两只。妈妈下地回来看到这情景,非常生气。自然,我就又挨了一顿痛打,小屁股疼了三四天。
  妈妈只好再买一窝小鸡。反复交待要多加小心伺候。妈妈检查“鸡窝”更严了,我也不敢掉以轻心,每次上学之前和睡觉之前,都再看一遍盖子。
  小鸡在木盆里渐渐长大,打开盖子,它们会自己跳出来,这时木盆的“窝”就显得太小了。小鸡能跑能跳,能够自我防卫和抵御猫鼠时,就被放到大自然中自由成长啦。
  这些可爱的小鸡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它们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让我记忆犹新。

(作者单位:晋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0期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06期

  • 第2023-03-30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16期

  • 第2023-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