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泡桐树

任建春

  转眼间,乌黑发亮的头发已变得花白,不知不觉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只有22岁,正赶上顶班的机会,我们单位一起进了4个职工子弟,文化程度都偏低,只有我是高中毕业生,当时机关缺少文化人,领导们研究决定把我留在了机关办公室,其余3个人分配到了沿线各个道班,负责养路、护路。
  为了给机关院内增添点绿色,就在那年,从距离机关不远的段村道班派了2名年龄比较大一点儿的道工,开上道班的四轮车,从临县的一个苗圃挖了2棵泡桐树,栽在机关院内,其中一棵栽到了大门前,至今还长着,另一棵在十多年前新建办公楼的时候被移走了。
  泡桐树刚栽上的时候,只有碗口粗,树冠不大,夏季,树上长满巴掌大的绿色叶片,呈心脏型,远看像撑起的一把遮风挡雨的伞。由于我在机关最年轻,领导们吩咐我除了每天完成好办公室的任务外,还要抽时间给泡桐树浇浇水,多照管照管,尽管当时我心里有点不大情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因为父亲退休临走的时候再三叮嘱我,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听领导的话。
  从那时起,我按照领导的安排,对栽好的泡桐树勤观察,多留心。每年开春之前,往树坑里浇大量的水,夏季除了浇水,还要给树坑松土、除草,入冬前再浇一次防冻水。泡桐树长得特别快,一年四季,它不畏严寒酷暑,挺拔有力,顽强不屈,如同奋斗在一线上路管养的道工,面对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始终保持着一种努力向上的姿态生长着。有付出就有收获,长到第六年的时候,小满季节刚过,泡桐树开花了,整个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树的枝头上开满了一簇簇紫色的、喇叭状花,好看极了,当你走到树的跟前还能闻到一缕缕淡淡的清香。
  泡桐树花开了,整个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带着好奇的心,在出入单位大门时,按下暂停键,观赏它们,因为这种树在我们这儿不常见。领导们看到这种情况很高兴,还口头表扬了我,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更增加了培养它们的信心,日久生情,渐渐地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泡桐树也仿佛为此而感到非常自豪,使劲儿地生长着。
  在那个时候,单位叫公路站,养护没有大型机械,养路护路主要靠人工,养路工一年四季野外作业,饱经风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像泡桐树一样经历着严寒酷暑,在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后来几年,单位改名了,把公路站改成了公路管理段,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下,机关的办公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机关院内新建起一栋办公楼,院内的那一颗泡桐树被县里的某一家单位移走了,只留下了门前的那一棵。
  三十多年过去了,公路管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养的路况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它们如同泡桐树一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此期间,单位尽管更换了若干届领导,但泡桐树却依然矗立在机关门口,树的主干直径已经达到了1.5米左右,树高达10多米,整个树冠投影面积大约200多平方米。每年小满过后,满树的花儿散发着扑鼻的芳香,站在院里,做个深呼吸,立刻感到精神抖擞。到了盛夏,茂密的树冠给人们带来一阵阵凉爽,你可以悠闲地在树下休憩。微风过后,摇曳的枝头向人们不停地招手,满怀信心地告诉人们,它不仅能够驱赶走烈日的暴晒,还能遮挡倾盆大雨。每当到了三伏天,人们下班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聚在大树下,下下棋、打打扑克、闲聊、乘凉,无不称赞泡桐树的无私奉献。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过一年零两个月,我就到龄退休,即将离开这个依依不舍的工作环境,离开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离开这棵我亲手栽培的、难以忘怀的泡桐树。

(作者单位:代县公路管理段)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30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0期

  • 第2023-03-30期

  • 第2023-03-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