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刊

高擎四好旗帜 铺就振兴大道

太行山上的老赵

山西路桥集团晋南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吕建峰 (三等奖)

  太行山,横亘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之处,享有“天下之脊”的赫赫威名。它宛如大地坚挺的脊梁,承载着悠悠岁月的沧桑与辉煌。其壮丽景致如诗如画,令人心醉神迷;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精神风貌,恰似璀璨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在这片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也涌现出无数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赵酒庆便是其中之一。
  这位来自太行山区山西省阳城县次营镇的汉子,我习惯称他为老赵。初次结识老赵,是在2017年的阳蟒高速建设工地。那时,老赵刚从煤矿行业转型至公路建设行业,担任施工现场安全员。他自律严谨的管理风格,就是太行精神的生动演绎,老赵犹如一棵深深扎根于太行山间的劲松,以坚韧不拔之势,勇敢地直面新的挑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太行山人的高尚品质。
  老赵外表透着憨厚质朴,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大地,老赵必定是第一个用完早餐的人。他熟练地戴上安全帽,穿好反光背心,挎起黄色的书包,再将图纸、手电、小喇叭这“三件套”一一备好,那全副武装的模样,仿佛即将踏上一场神圣的征程,他早早地便在项目部院子里静静地等候出发的车辆。
  踏上工地,老赵恰似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全神贯注地钻研图纸,精准无误地把控着每一个管控重点。任何细微之处都逃不过他的慧眼,他就像一位执着坚定的守护者,绝不放过丝毫纰漏。他会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处安全设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潜藏隐患的角落。对施工人员,他严格要求必须佩戴好安全装备,对于违规操作的行为,他会当即严肃制止并耐心细致地教导。他时而高高举起小喇叭,大声地发出警示,那声音仿佛能穿透重重阻碍,直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时而又手持手电筒,缓缓地踱步在每一个昏暗的角落,仔细地排查每一处细节。
  老赵曾感慨地说道:“我以前在煤矿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那时,只有先把个人防护做到位才能下井。在井下,每一个管理细节都要仔细检查,因为这些工作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重大伤亡事故。我经历了太多的危险,渐渐地,就养成了现在的这些习惯。”
  2021年,阳城县遭遇了自1956年以来最为强劲的降水。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来,冲垮了道路,淹没了农田,也对晋城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造成了严重威胁。在这危急时刻,老赵心急如焚。这条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旅游公路,怎能任由洪水肆虐?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毫不犹豫地冲向抗洪救灾第一线。在泥泞的道路上,他来回奔波,指挥着大家有序地进行抗洪工作,不仅为了保护周边的居民和农田,也为了守护晋城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成果。他的嗓子因为不断地呼喊指挥而变得沙哑,但他毅然坚守在抗洪一线,甚至曾跳入水中把被困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也确保了公路建设相关物资设备的安全。他的手掌被粗糙的沙袋磨破了,也只是简单地包扎一下,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在那些无眠的日日夜夜,他始终坚守岗位,汗水浸湿了衣衫又被风干,风干后再度被浸湿,他却毫无怨言。正是有像众多老赵这样的人的努力,才使得晋城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城段在洪水过后能够尽快恢复建设,继续向着完工的目标快速迈进。
  大事处彰显担当,危难时尽显本色。在新冠疫情最为猖獗的日子里,老赵又是项目部的守护神。他每天在项目部大门处,严格检查每一个进入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和体温,这不仅是为了保护项目部人员的健康,更是为了确保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不因为疫情而停滞。他认真地对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有好几次,上级领导因紧急事务未严格遵循防疫流程想要进入项目部,老赵坚决阻拦,哪怕面对领导的不理解,他依然坚守原则,耐心地向领导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他还主动承担起为隔离人员送饭送水的任务,确保他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只要有他守护着大门,项目部便如同有了安全保护伞,工程建设也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下稳步推进。
  老赵,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安全员,却始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奉献。像他这样的人,在我们路桥行业中还有很多。他们没有璀璨耀眼的荣誉光环加身,亦不擅长用华丽的言辞来表达自己,朴实无华如同广袤的大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们永远不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或许讲不出自己工作的特色亮点,也没有丰硕工作成果可展示于众人。然而,我们的路、我们的桥,正是在他们日复一日的默默重复工作中,一点一
  点地修建而成。他们仿若那沉默的基石,虽毫不起眼,却稳稳地支撑起了路桥的宏伟与坚固,成为了路桥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我的思绪便如脱缰的野马,不由自主地奔向那些与老赵共同奋斗的日子。我思念老赵,思念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和始终如一的坚持。我敬佩老赵,敬佩他在洪水面前的无畏和在疫情之下的坚守以及他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他就像一座灯塔,照耀着我的前行之路,每当我困惑无解或迷茫徘徊时,他的精神总会给予我无穷的力量,激励我不断奋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之微;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之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步。当下,交通建设行业发展迅猛如飞,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不断为项目管理增添科技含量。然而,项目管理最为关键的因素始终是人,是如老赵这般脚踏实地、责任心强、勤勉肯干之人。专业知识未必等同于专业态度,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工作者。我们的路,仍是层层填料夯筑而成;我们的桥,仍是根根桩基承建而起。像老赵这样的对待工作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之人,才是我们交通行业所需要的人。他们,才是我们整个交通系统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坚实基石!
  谨以此文向交通系统所有的“老赵”致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09期

  • 第2025-01-03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19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