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刊

高擎四好旗帜 铺就振兴大道

外婆的路

吕梁公路分局 郭晓峪 (三等奖)

  我的童年,是在黄土高原的一座小山村中度过的,那里,是外婆的家。
  外婆家是一座土窑洞,冬暖夏凉。窑洞前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枣树。那棵枣树高大而挺拔,枝干粗壮,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外婆的家。每到秋天,枣树上便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像一盏盏小灯笼,照亮了整个院子。我常常独自一人在枣树下看向头顶密密匝匝的树枝,看着树叶间长出一串串枣花,看着枣花结成一个个青枣,看着青枣一天天的变红,怀着对甜美大枣的期待,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外婆的家坐落在一条之字形的土路上。这条路,见证了母亲和舅舅们的青春,也蹉跎了外婆大半生的岁月。母亲和舅舅年轻时,常常沿着这条土路上上下下,为家里找野菜、拾干柴、挑水、挑粮食,之后又各奔东西去追寻自己的生活。我不知道每次离开家母亲心中如何感受,每次放假结束,我离开的时候,外婆就站在窑洞前,望着我,眼中满是牵挂和不舍,眼神一直送我走下山坡,走过小溪,走过远处那条大河,回头看上去,还能看到外婆孤单的身影,似乎还能感受到她温暖的目光。
  岁月荏苒,母亲和舅舅在外面的世界中拼搏奋斗,而外婆则守着那座土窑洞,守着那棵大枣树,守着那条土路,度过了她的后半生。外婆渐渐老去。她的背不再挺直,她的脚步不再稳健,她的眼睛也不再明亮。但她依然热爱着那座土窑洞,热爱着那棵大枣树,热爱着那条土路。她常常坐在窑洞前,望着远方,仿佛在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我知道,外婆的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不舍。
  外婆去世已经多年了,但她的身影却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每年清明和十一,我们都会开车去爬上那座外婆住了半辈子的山,去看望她。如今,上山的路已经不再是那条简陋的土路,而是较为宽敞的一条可供车辆上下的路。从朔州出发,路过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两边杨树高耸入云,湛蓝广袤的天空下,北方季节的美景像电影画面一样在眼前闪过。妈妈喃喃地说:“要是从前也
  有这么美、这么好走的路就好了,就可以带着外婆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她一生没有去过的地方。”
  走过美丽的旅游公路、走过那座山下多少年来静静流淌的河,走上那座苍翠巍峨的山,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这条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一家人的成长。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我们对外婆的思念和回忆。我仿佛看到了外婆在天堂里微笑着,看着我们,看着这条她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
  如今,小山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窑洞已经被废弃再也不用了,只能远远地勉强看到茂密的树丛中一个隐约的轮廓,之字形的土路也已经被岁月抹平,那棵大枣树或许还在原处,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走出了山村,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心中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牵挂着那座土窑洞,牵挂着那棵大枣树,牵挂着那条曾经走过的路。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小山村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会有更多更宽敞、更平坦、更美丽的路连接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这里的人。而我们,也会带着外婆的期望,继续前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09期

  • 第2025-01-03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19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