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铭记历史缅怀三杰

刘东霞

  春风拂杨柳,春雨滋万物。阳春三月,我们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山耳东村参观学习。山耳东村位于泽州县巴公镇,距晋城市内十公里。前几天那场不大不小的春雨,催发树叶吐翠,引逗花朵绽开笑脸,也洗净了风沙飞扬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可惜这天不是阳光朗照,而是灰蒙蒙的阴天,但是途中两边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蓬勃,山坡地塄上黄灿灿的连翘花泼泼洒洒地开放,还有那一树树粉色的桃花尽情展示着春天的妩媚和娇艳……
  大巴车在村里一排吐出鹅黄色嫩叶的柳树旁停下,右边一块小操场似的平地上,一幢红色的建筑特别显眼,它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地方——晋城“红色三杰”纪念馆。山耳东村“红色三杰”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从巴公走出的彪炳晋城党史的“三个第一”:晋城籍第一个共产党员周玉麟、晋城第一个党组织创建者陈立志、晋城本土发展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孔祥桢。迈进大厅,正对面是三杰硕大的立体头像,镶嵌在一艘土黄色的船面上,船左高右低,昂首向前,正行驶的样子。头像由黑色金属材料铸造而成,光泽度很好,头像的一侧是凹进去的一颗五星,里面有镰刀锤头交织成的党徽图案。头像的另一侧,也就是船尾部分,是一把斜立的大刀。整个造型线条简洁明快,凹凸有致,给人视觉的美感,而且黄与黑颜色搭配协调,对比强烈,庄重大气。更重要的是造型组合的寓意与三杰的革命经历何其吻合:中国共产党起源于一艘红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馆内分上下两层,设晋城早期党史展厅,周玉麟、陈立志以及孔祥桢革命事迹展厅等六个部分。展出近百余件各类珍贵实物,300余张图片展板及部分油画、雕塑等,纪念馆还充分利用声光电技术、场景复原等现代展示手段,再现了晋城早期党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示了“红色三杰”光辉的革命事迹,“红色三杰”不仅是同乡、同学关系,还是拥有共同理想信念的革命同志关系。三人关系很好,周玉麟是陈立志的革命领路人,孙祥桢是陈立志发展的共产党员,周玉麟和陈立志又是孔祥桢的入党介绍人。陈立志家境富裕,他还资助了孔祥桢出国留学。
  当时的获泽中学,就是现在泽州县委党校所在地,是晋城党团组织的诞生地。陈立志在那儿创立了晋城第一个党小组、党支部,并成立了晋城第一个地区党组织——中共晋城地执委。在一楼展馆的一间小屋里,模拟了获泽中学的一个教室,十几平米大小,里面摆着几排发黑破旧的木桌椅,讲桌上放一盏老式马灯,黑板上用繁体字书写着晋东南党员代表大会会议议程。我们进去浏览,脑子里迅速闪现出电影里的画面:革命者在暗夜昏黄的灯光下秘密进行党的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学员、印刷宣传资料……特务在外面鬼鬼祟祟张望,于是马灯吹灭了……马灯又亮了。
  在每位英杰的头像下面,都有概要式的生平介绍。这些记录式的文字只是情况简要说明而已,当时在白色恐怖下,三杰为理想信念而不改初衷,英勇斗争的场景,后人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去凭吊和想象。据说周玉麟在狱中,敌人用尽了种种毒辣手段折磨他,他身上多处被香火烧成蜂窝状的窟窿,惨不忍睹,但周玉麟始终没有停止过斗争,终因备受摧残而吐血不止,最后在狱中壮烈牺牲。陈立志被国民党诱捕后,多次遭受刑讯逼供,但毅然表示“身首易分,信仰难易”,国民党特工队长将陈立志勒死后竟残忍地用枪刺剖开他的腹部,其手段之毒辣令人发指。临刑前,陈立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声音振聋发聩。
  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始终一心向党、坚贞不渝。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在晋城的播火者,为晋城党组织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红色三杰”纪念馆被泽州县命名为党史党魂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晋城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发生在我们晋城的红色故事。经常有单位和学生在这里举行党日活动,追悼革命先烈,感悟英雄浩然之气,无不为“红色三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浩大精神感动。
  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如“红色三杰”一样的前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有了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当珍惜之,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赤子情怀,在新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不遗余力地奉献光和热,为建设新型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斯人已去,精神永续。革命基因,代代相传。红色三杰,千古流芳。山耳东村,幸甚至哉!

  (作者单位:晋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