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道工春深

雨田玉

  惊蛰后的第25日,这一天,记忆如此清晰,盘山公路在晨雾中舒展筋骨。老周那橘红色的身影,在朦胧的水汽中显得格外耀眼,宛如一枚永不褪色的路标,牢牢地钉在K38+200米的位置,这个特定的坐标点在《道班日志》中被频繁记录。老周粗犷有力的笔迹,由于过于用力,墨迹已经渗透至第三页纸。与他掌纹里的沥青碎屑、油布手套上的补丁形成奇妙呼应。
  他以半蹲的姿势静止不动,仿佛成了沥青路上的一尊雕塑,时间在他周围静止,周围的世界似乎也因他的静止而暂停了呼吸。手中的灌缝枪在纵横交错的裂缝间游走,小心翼翼地将春天留下的那些细微的伤口,重新焊接进大地的肌理之中。山风掠过他鬓角的霜雪,卷走松脂与汽油混合的气息,他帽檐下的眼神,三十六年却依旧闪亮,这目光曾目送过七批养路工的背影,此刻正沿着蜿蜒的柏油路,一路向前,将道工的初心和使命镶嵌在绵延的大道上,伸向更加辽阔的远方……
  新栽的山桃花在路肩肆意泼洒芳香,花瓣落在他磨穿的劳保鞋面上,与反光条上凝结的晨露撞出细碎的光亮。当铁锹与碎石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山谷也成为它们共鸣的琴箱,即便是飞掠而过的山雀也会驻足,停留在他起伏的脊背上,为他伴唱。那些隐匿于皮肤褶皱深处的沥青碎屑,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七色的光芒,将三十六年的沧桑历程,凝结为岁月的绝响。
  暮色漫过山梁时,老周从铁皮工具箱里摸出半块冷硬的馒头。夕阳为里程碑镀上金边,K38的数字在桃影里明明灭灭,像一串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的佛珠。他突然笑了,露出被沥青染黑的牙床——这条他用青春缝补过的伤口,此刻正从他脚下漫漫延伸,在暮春的烟霭中化作一条流动的银河,倒映着三十六年里每一个浸透汽油味的黎明,以及那些在黎明中永远闪烁的橘红色星光。

(作者单位:运城公路分局养路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