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劳动绘就通途

吕建峰

  多年前读过一篇《劳动创造美》的文章,记得文中写过:胭脂起源于贵妇人对劳动妇女红润脸庞的倾慕。这看似是上层社会对自然美的一次浪漫撷取,实则暗藏着文明对劳动本质的隐秘致敬。这种由劳动孕育的美,早已超越了视觉层面的悦目,就像公路建设者们掌心的老茧、晒裂的唇角,这些被岁月打磨的印记,恰是文明征途上最动人的勋章。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密织成网,四通八达,让“早上太原喝头脑,中午西安吃肉夹馍,晚上成都吃火锅”成为可以实现的事情。当我们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不应忘记那些在崇山峻岭间架桥铺路的建设者,他们用双肩扛起的不仅是钢筋水泥,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2022年在临汾乡宁,我和同事们在没有自来水的山村里扎营。早春的河水带着冰碴,我们用纱布滤去泥沙,在铁锅里煮出带着青苔味的饮用水。工期紧得像绷紧的钢丝绳,五个月里,大家的头发长到能扎小辫,当终于打通施工便道,走进县城时,街边老人盯着我们笑:“你们像是从深山里跑出的野人。”可他们不知道,我们带出山的是让闭塞村落第一次听见汽车鸣笛的希望。
  2019年太行一号陵川段,老碣山大桥的桥基悬在百米绝壁上,机械开不进去,炸药全靠人工运输。年轻的爆破手们背着药箱,像壁虎一样贴着岩壁攀爬,汗水浸透的安全帽下,是比岩石更坚定的目光。他们创造的“攀岩爆破法”,让现代基建技术与愚公精神在峭壁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握手。当太行一号的沥青路面铺到古村门口,白发苍苍的老人落泪了:“祖辈们走了一辈子的羊肠小道,你们用三年时间就铺成了康庄大道。”这条玉带般的公路,不仅缩短了山里到山外的几十公里距离,更让连翘茶、崖柏木雕顺着柏油路面走向全国,让民宿里的游客惊叹:“原来太行深处藏着这么美的桃花源”。建设者们不知道,他们炸开的不仅是坚硬的岩层,更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壁垒。
  当晨曦照亮摊铺机的履带,当暮色为安全帽镀上金边,我们应当记住这些用双手托举时代的建设者。他们是父母牵挂的孩子,是子女思念的父母,却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荒野深山。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的手掌上的老茧、为他们晒黑的脸庞、为他们眼中对畅通的渴望。更希望社会给予这群“开路先锋”更多理解——当施工路段需要绕行时,请多一份耐心;当建设者走进城市时,请多一份尊重。
  展望未来,智慧公路、绿色交通的蓝图正在展开,自动驾驶、光伏路面等新技术将赋予公路新的内涵,但不变的是建设者们的奋斗底色。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描绘的“交通强国”愿景,每一公里的延伸都需要汗水的浇筑,每一个隧道的贯通都离不开信念的支撑。
  “五一”劳动节之际,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关于“胭脂”的故事——真正的美,从来不是胭脂水粉的堆砌,而是劳动者脸上闪耀的光芒。公路建设者们用青春和热血在大地上绘制的,正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妆容。他们证明:劳动不仅创造物质的财富,更塑造精神的丰碑;不仅连接地理的距离,更凝聚民族的力量。愿每一份辛勤都被铭记,愿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响,让我们共同唱响: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

  (作者单位:山西路桥集团晋南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