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
如今的吕梁山更是景色宜人、风光无限,山里有路,路景相融。
俯瞰蜿蜒的汾石高速,壮美身姿连通吕梁山脉南北。她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盘踞在巍巍吕梁山脉,又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玉带镶嵌在美丽的吕梁山巅。
吕梁山,是英雄的山。这里有红军东征革命先烈的事迹,有路桥人的拼搏精神,更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感人传说。
2024年12月25日,对于吕梁山人民是一个载入史册的特殊日子,备受社会关注的汾石高速通车了,实现了石楼长期不通高速的历史。这是石楼人民的期盼,更是千千万万吕梁山人民的期盼!
汾石高速是山西省“县县通高速”的重点工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交控集团、路桥集团的正确领导下,路桥人顽强奋战,鏖战汾石,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奋斗之歌。路桥人,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在巍巍吕梁山上修筑了一道雄姿展现、蔚为壮观的致富天路。
三年来,路桥人发扬“红军东征精神”、“吕梁精神”和“百年工运精神”,描绘了一幅绝美的建设画卷,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路桥赞歌。
想要富,先修路。2022年6月26日,汾石高速开工仪式在孝义举行。吕梁山见证了三晋路桥儿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执着信念,记载了山西路桥人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踔厉奋发,敢为人先的感人故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郑建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工区长、老党员,更是路桥界的“老公路”。汾石LM2分部全线39公里沥青摊铺都是由他负责。从正月十六进场到国庆节,他没有回过一次家。每日早上4点钟就起床,中午和工人们吃在工地,常常晚上12点钟才收工。他的辛苦大伙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7月骄阳似火,站在沥青的摊铺现场,100多度的高温再加上呛人的沥青味道,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他却无所畏惧,就和机器人一样,每天指挥着工人,坚守工地,一站就是一整天。
现场的工人都看不过眼,心疼地对他说:“老郑,坐到一边歇歇吧!有我们呢。”
“没事,习惯了,现在正是铺油大干的好时候,安全、质量不能有一丁点含糊。”老郑憨厚地笑着说。
老郑有坚定的信念,他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每天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一丝不苟地坚守在施工一线。摊铺、碾压、交通管制,每个细节都不放过。长期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就是铁人也受不了。8月的一天,老郑累倒在施工现场,赶紧把他送到了当地医院,经检查是劳累过度所致。住院第三天,老郑就着急地想要出院上工地,大家拗不过他,在老伴儿的搀扶下,他又重返铺油现场。
大型摊铺机轰鸣着,现场一派大干快上的景象,老郑欣慰地笑了。
“老伴儿,你知道我离不开工地,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路桥人的支持和理解,让你受苦了。”老郑深情地对老伴儿说。
“搀扶管它天不长地不久,别哭因为有我把你守,有一天我们走不动了,另外一个时空再相守……”老郑抚摸着老伴儿的手动情地唱起了《搀扶》这首歌,流下了滚烫的热泪。
歌声在吕梁山上空回荡,唱出了路桥人对家人的思念,承载着路桥人的梦想。老郑和老伴儿站在高高的吕梁山上,眺望着汾石高速伸向远方。
每个路桥儿女的家庭都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她们用亲情和担当勇挑着家庭的重担。张秀琴,路桥八公司汾石LM2分部的质检员,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石楼县人,家里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和正在上大学的弟弟。秀琴家在石楼的一个小山村,条件好的村民们都盖起了新房,因她家里有困难,一直住在村外的旧房子里。
秀琴的遭遇,项目部领导都很同情,总是安排轻的工作让她干。可她是个犟人,总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大家都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9月份,公司工会开展慰问活动,项目部到秀琴家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因为交通不便,工作人员驱车走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才到达秀琴家。几间旧平房,一个篱笆,顿时让人心酸流泪。
“妈、妈,单位工会来看你了。”秀琴用吕梁话喊叫着。
一位满头白发、满脸沧桑的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拉着他的哥哥出来了,见到有客人来,她哥哥憨笑着,支支吾吾,好像在欢迎大家的到来。
“大婶好,辛苦啦!我们代表工会来看您啦!”工作人员把慰问品放在了院子里的桌子上。“谢谢各位领导,秀琴给你们添麻烦了,谢谢你们。”年迈的母亲哽咽着,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着眼角的泪。
“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秀琴,快让大家吃点刚煮出来的玉米吧!”秀琴妈妈说。
大家吃着玉米,流着眼泪,心里犹如刀绞似的疼痛。
秀琴这样的好姑娘,真是坚强,换做别人都顶不下来。走的时候,大婶再三叮嘱秀琴:“闺女,好好地听领导的话,好好工作,报恩单位,感恩社会,做一个好人。”
在汾石,大家都知道秀琴是一位“工作狂”,她懂得感恩,乐于助人,为了公路早日建成通车,她拼命地查资料、做实验,目的就是不影响工程进度。她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出现在实验室。大家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眼眶红红地说:“十年前,父亲到医院看病,因为交通不便,路上堵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我要拼命工作,早日建成汾石高速。”听了她的故事,大家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三年来,她每天起早贪黑,巾帼不让须眉,每天奔忙在施工一线,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白白净净的姑娘变成了黑姑娘。
有一次,一车材料不合格,她硬是把不合格的料退回去了。老板和司机都是石楼人,让通融一下,她毫不留情地说:“这是给咱们石楼修的高速路,质量绝对不能马虎,材料不合格哪能保证工程质量呀?我们都是石楼人,我们要带好头呀!”她的一席话,也感动了老板和司机,大家二话没说就把不合格的料拉走了。就因为她工作认真,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铁姑娘”。
通车那天,秀琴开着车带着妈妈、哥哥、弟弟一家人早早就来到了石楼主会场外,弟弟专门从省城太原理工大学请假回来观看通车典礼。
轰隆隆的彩色礼炮响亮了石楼,第一辆车缓缓驶入汾石高速,石楼终于通高速了。这一刻,在场的人都在奋力欢呼着。
张秀琴抱着母亲和哥哥激动地说:“妈、哥,我们石楼有高速了,我们到太原给哥哥看病方便了,我们有好日子过了。”她高兴地哭得像个泪人,抑制不住此刻激动的心情。她心里想着,要是提前十年高速通了就好了,自己的父亲也能看到。
是呀,这条路,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吕梁人、石楼人不知道盼了多少年,这一天,张秀琴等得太久了。看着一辆辆驶入汾石高速的车辆,秀琴心情激动地说:“妈、哥、弟,咱们也到高速上体验一下,过过瘾。”平坦舒适的高速上,秀琴一家人高兴地合不拢嘴。
“姐,毕业了,我也要修路,”弟弟羡慕地和姐姐说。
“姐欢迎你,像我一样,当个路桥人,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大美吕梁。”秀琴笑了。
工程部农民工管理员张彩霞,是一名能干吃苦、乐于助人的路桥女兵,她的爱人远在浙江项目部,也是一名路桥人。他们有一个二岁的女儿,在运城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工作上,张彩霞十分认真,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到工地培训农民工,晚上还要整理农民工资料,有时候常常熬夜到凌晨才休息。汾石工地高峰时工人有上千人,她每天都要和同事们深入到施工一线办保险、做培训、核算工资等,面对繁琐的工作,她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
有一次,她下工地检查时,发现一个工人未戴安全帽,还在一边抽烟,张彩霞让停车进行检查。
“大叔,你贵姓?办理一人一档手续了吗?工地干活不敢抽烟,怕引起火灾,为啥不带安全帽呀?”张彩霞和善关心地问道。“前几天办了,我刚歇一下抽根烟,现在天气太热,没有戴安全帽,又不是高空作业,没事吧?安全帽在那儿放着呢。”工人师傅赶紧拿起了放在地上的安全帽。
“大叔,你又抽烟又不戴安全帽,这你就不对了。万一着了大火怎么办?或者石头砸在头上咋办?安全要时时刻刻记着,咱们出门打工都不容易呀,你是你家里的顶梁柱,你要受伤了,婶子和孩子们咋办呀?你要替你家人考虑一下。大叔,你把婶子的电话告诉我,我给婶子打电话说。”张彩霞情绪激动地对大叔说。
“小姑娘,谢谢你的关心,我错了,你和我家的姑娘一样大,很有责任心。刚才听了你的话,我也意识到错了,以后不会了,你就不要给婶子打电话了,怕家里人担心。”听到张彩霞的一番话,大叔赶紧灭了烟头,戴上了安全帽。
“大叔,在工地一定要注重安全,要为自己的家庭考虑,今天就不给婶子打电话了,下次注意呀!”看到大叔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张彩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汾石LM2分部39公里的战线上,到处都有她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衣的熟悉身影,时间长了,工人们熟悉了,大家都被她的执着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态度所感染。工作上,张彩霞是一位“强者”,但在生活上,她却是一位“弱者”。每逢佳节,她都十分想念自己可爱的小女儿。在工地她付出的太多了,在生活上亏欠女儿的也太多了。当她看到别的妈妈拉着女儿放学回家、逛街买吃的温馨画面时,她总会抑制不住地留下了酸楚的泪水。有时候想念女儿,她只能看着手机上可爱女儿的照片亲了又亲。“六一”儿童节是张彩霞女儿的生日,6月份正是施工大干的好季节,因工作忙,张彩霞离不开工地,无法回家,她只能通过手机和女儿亲切地沟通。
“小蜜蜂,生日快乐,节日快乐,妈妈太想你了,吃蛋糕了吗?过几天,妈妈回去陪你玩,回去给你买生日礼物。”每到这时刻,张彩霞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妈妈,妈妈,小蜜蜂想你了,你多会儿回来呀,小蜜蜂给你留蛋糕了。”小蜜蜂拿着奶奶的手机天真地和妈妈说。
“小蜜蜂,妈妈明天就回去了……”张彩霞看着可爱的女儿泪奔了,她强忍着思念女儿的心情,撒谎哄着远在运城的可爱女儿。
张彩霞就是这样一个倔强的姑娘,为了工程建设,她远离他乡,舍小家顾大家,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和带动着她身边的人。
三年多来,路桥人披星戴月,身居深山,远离都市喧嚣,与山石为伍。他们为了汾石高速、为了山西交通,为了心中“修幸福路,架幸福桥”的初心梦想,做出了常人做不到的奉献和牺牲。
汾石高速通车了,路桥人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这条连心路、致富路,提前一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县县通高速”的宏伟目标,为山西交通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筑路人就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负重前行。如今路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怀揣梦想,继续发扬和传承奋斗精神。他们是大地的诗人,用混凝土书写豪迈的篇章;是时代的摆渡者,以钢铁桥梁架起发展的通途。致敬这群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匠心镌刻时代的筑路先锋,是他们让中国道路不断延伸,让发展脉搏愈发强劲,将平凡铸造成不朽,在天地间矗立起属于奋斗者的精神丰碑!
(作者单位:山西路桥第八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