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芭蕉扇摇

丁鹤军

  新居是恒温的科技房,酷暑盛夏,没有电扇、空调,屋子里依然是凉爽如秋。儿时,乡村还没有正常供电,别说科技恒温房,电扇都是稀罕物、奢侈品。绵长炎热的夏季,芭蕉扇就是消暑纳凉、驱蚊轰蝇的理想工具。
  芭蕉扇摇,原始纯朴,手动风起,凉拂心田……
  小时候,老家的夏天酷热难耐,芭蕉扇是每家每户的必备物品,谁家都有好几把。家里买回来新的芭蕉扇,母亲十分爱惜,总会找来零碎的长长布条,裁剪成两三指宽,沿着芭蕉扇圆形的边沿,用细密均匀的针脚给芭蕉扇镶上一道边。如此一来,虽显笨拙,但胜在结实耐用。同时,再往扇柄上打一孔小眼儿,用细绳子拴住,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挂在墙上,可谓取用方便。上海的亲戚回来,给家里送了一把黑色的纸折扇,很漂亮却很少使用,感觉总是不如使用芭蕉扇顺手轻便,摇动凉爽。
  落日熔金,天渐断黑,家中高温难耐。在家中的小院子里泼水净地,搬出小桌小凳,挂一盏马灯,点一盘蚊香,摇着芭蕉扇,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喝大米粥,吃萝卜干。一顿晚饭,汗流浃背。我乖巧地站在大人身后,嘴里不停地数着数,双手握住芭蒸扇柄用力扇起来。那时,年迈的奶奶总是乐呵呵地抚摸我的头,一个劲地夸我孝顺懂事。
  屋子里的床上挂着纱布蚊帐,显得密不透风。闷热出汗,浑身黏糊,愈发难以入眠。吃过晚饭的左邻右舍,拿一把小凳,扛一张躺椅,不忘拿一把大芭蕉扇,聚集在村头巷尾通风处歇息纳凉。三五成群的村民凑到一块儿,或坐或躺,谈不完的乡邻趣事,道不尽的年景收成。手中的芭蕉扇不紧不慢、不疾不徐地起落着,摇落了夏晚的燥热,也摇落了一天劳作的疲惫。
  乡村的夜晚,几多迷蒙,几多静谧。晴朗的夏夜,深邃浩瀚的夜空,或是星斗满天,或是一轮明月。风起云动,蟋蟀轻鸣,知了聒噪,萤火虫好似提着闪闪发亮的灯笼,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地飞来飞去,星星点点的萤光在黑黑的夜晚里熠熠生辉。“轻罗小扇扑
  流萤”,我和妹妹兴奋地用芭蕉扇追打着萤火虫,把抓到的战利品装入小玻璃瓶中,拧上钻了孔的瓶盖。
  院子里支着简陋的竹板床,上面简单地铺着旧草席。疯够了,玩累了,一身热汗,我跳跃上去,仰面躺倒。皎洁的月光透过婆娑的树枝叶,投下斑驳的光影,洒落在我的身上。奶奶盘腿坐在旁边,恬静慈祥,手执芭蕉扇,在夜空中划着弧线,有节奏地摇起来,一下一下从我的头顶到脚下,不停地转换着摇扇、拍打。清风徐来,惬意怡人,浑身燥热随风而逝。我望着苍穹,数繁星点点,童真童趣,混沌初开。奶奶识文断字,一肚子故事,芭蕉扇摇,送来了奶奶的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也送来了奶奶的岳飞报国、孔融让梨……摇着摇着,奶奶把我摇入了沉沉的睡意中;讲着讲着,奶奶把我讲进了甜甜的梦乡里。有时睡醒,看见奶奶打着盹,却还机械地摇着手中的芭蕉扇。子夜时分,凉风已起,奶奶把我抱到屋子里的床上。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在蚊帐里,迷迷糊糊地询问奶奶,我是怎么回来的?奶奶笑着打趣说,你睡得跟死猪一样,几个人把你抬回来的。
  夏夜的芭蕉扇,伴我成长的匆匆脚步。奶奶摇了一暑又一暑,一摇便是多少年,庇护我安然消夏入秋,悄然长大。
  芭蕉扇摇,摇凉了暑天溽热,摇出了长辈温情,摇走了沧桑岁月,摇变了迟暮容颜,却摇不断心中那份记忆,摇不断对作古多年奶奶的思念。

  (作者单位:省公路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6-26期

  • 第2025-06-19期

  • 第2025-06-12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