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津市,有一位专注于民间中医药事业的中医。她潜心学习中医药理论,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综合施治、调理养生的保健方法。她就是运城市中医药行业发展协会河津工作委员会主任、河津市岐峰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心创办者吕桂峰。
10月5日,笔者来到位于河津市区的岐峰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心,吕桂峰正忙着给患者治疗。只见细若麦芒的银针,在她手中就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选穴、刺入、捻转一气呵成。接下来的按摩,她更是将按、揉、搓、扶正等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按摩完后,她还吩咐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按时服药,注意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做好配合。
“除症治病调体质,有效才是硬道理。我肠胃不好,吕医生采用服中药粉剂、针灸、按摩相结合的方法为我调理。经过3个月调理,我现在脸色好了,吃饭香了,干活也有力气了。”刚刚在这里调理完的卫女士高兴地说。
吕桂峰今年49岁,河津市清涧街道任家庄村人。由于父亲是中医,她自幼对传统中医药情有独钟。每当看到患者痛苦而来又高兴而归的样子,她总是默默鼓励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药精髓,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从1989年起,吕桂峰开始了漫漫中医药求学之路。她拜原十二冶赵敬贞、原山西铝厂马秀英等名中医为师,学习了中医基础、针灸、小儿推拿、开处方等知识。1992年至1995年期间,她在省中医学院运城分院学习深造,获得了专科文凭,在中医药理论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1997年,吕桂峰开始自己独立开中医诊所。多年来,她认真研读中医药典籍,并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出了独到的中医特色疗法。
吕桂峰介绍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只有肠胃通、血管通、经络通,各器官才能正常运行,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追根溯源找病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还讲究“治未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从中可以看出她对传统中医药的理解。
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她结合具体情况,运用“三通”原理,采用开中药方以及针灸、按摩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理。这样,患者的经络畅通了,肠胃功能增强了,血液垃圾被清理了,各种症状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等逐渐消失,就连疑难杂症也迎刃而解。
米先生酷爱书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手不能握毛笔,不能闻墨汁味,体寒怕冷,冬天时总是衣服穿了一层又一层。吕桂峰对症施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服中药、针灸、按摩、刮痧、拔罐、整骨等多方调理,米先生的各种病症缓解,又开始握笔写毛笔字了。他和家人十分高兴,十分感谢吕桂峰的妙手奇针,对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更是赞叹不已。
吴女士膝关节疼痛难忍,住院接受数月治疗后仍没效果,经熟人介绍来找吕桂峰。吕桂峰结合自己20多年的经验,用拨筋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吴女士的腿不疼了,走起路来就像以前一样轻松自如了。“中医拨筋术”是吕桂峰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技法,已于2021年入选河东中医绝活名单。
就这样,吕桂峰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先后治愈患者上万人次,获得了“优秀中医工作者”“运城市首届中青年知名中医”等荣誉称号,她的岐峰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心被评为“中医药发展先进单位”。
从2020年9月开始,吕桂峰担任了运城市中医药行业发展协会河津工作委员会主任一职。她团结带领会员,组织参加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相互切磋提高,让传统中医药更好造福百姓。
吕桂峰说,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作为一名民间中医药工作者,她将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当好人们的保健医生和养生顾问,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建设健康河津谱写新篇章。
武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