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双11”将至 广大消费者应理性安全消费

  本报讯(记者白慧磊)近期,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提前启动“双11”活动,不少消费者也打算开启“买买买”模式,在此期间,如何引导消费者理性安全消费?对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处处长贺兰香在近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五方面提示。
  一是选择正规平台,谨防网络钓鱼。消费者要尽量选择信誉评价较好、管理机制较为成熟的购物平台,以及能依法公示营业执照和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网店购物。不轻易登录陌生购物网站、购物APP或不明链接弹窗等,防止误入钓鱼网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受损。
  二是理性合理消费,谨防价格陷阱。消费者要对“打折”“满减”“红包”等优惠打折商品认真辨别、仔细对比,核实优惠折扣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蒙骗。对网上价格与实体店价格过于悬殊的,不要盲目轻信,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三是细辨信用评价,谨防刷单炒信。消费者选购商品要分析信用评价信息,对销量很大但评价很少,好评描述详细但内容大同小异等现象提高警惕,谨防掉入陷阱。同时要主动拒绝电商提供的有偿刷单、好评送红包等违规行为,自觉维护自己和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是直播虽然诱人,下单仍需谨慎。消费者面对主播的极力推销,不能只听信对产品的口头介绍或者因为价格优惠而直接下单,购买前需仔细了解产品信息,多渠道查看商品评价,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同时,不要脱离直播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五是保留相关凭证,谨防维权无门。消费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页面截图、付款记录、物流快递凭证等。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同商家协商处理,或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也可拨打平台所在地或经营所在地12315电话进行投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