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卫生健康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自我康复治疗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数量日渐增长。手术的成功与否除了外科技术、器械、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外,术后的康复护理和治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进行及时的、合理有序的、正确的康复治疗,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膝关节是人体解剖最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大关节。积极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促进骨生长再塑,帮助人工关节在骨内附着,同时可以预防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术后关节粘连,提高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行走步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在术后不同阶段,不具备在医院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的患者,在家中恢复过程中能做的有哪些呢?

早期康复(术后3周内)

  1、呼吸训练:深吸气、呼气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同时配合双上肢的伸展扩胸运动,帮助术后肺功能康复,预防术后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
  2、踝泵运动:踝关节的主动背屈与跖屈,通俗地讲就是勾脚与绷脚,通过下肢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5次/小时,每个动作保持5-10秒,再放松。
  3、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缓慢患侧膝关节屈曲训练,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顺床面滑行,足跟不离开床,主动进行髋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渐增加膝屈曲度。
  4、床上自主翻身练习,通过翻身训练来增加核心肌力及控制力。以上动作每组10-15次,每日2-3次。
  5、体位转移训练:术后第二天,在家人的帮助下,开始逐渐行卧位到坐位之间的相互转移,从坐位到立位之间的相互转移。
  6、术后第4天开始在家人的帮助下行站立练习,从辅助下站立到独立站立,同时从5分钟开始,渐增加到站立15分钟左右。
  7、术后一周开始行走训练,从四角拐逐渐过渡到肘拐,再到手杖。

中后期康复(手术3周后)

  1、继续上述项目的练习。
  2、增加肌肉力量及步态练习:当具有一定的肌力和平衡能力后,逐渐提高行走速度,可借助平衡杠和助行器从部分负重逐步过渡到手术后6周完全负重,即独立行走。脱离手杖后开始楼梯和坡度行走训练,可从较少的台阶及较缓的坡度开始,逐渐增加楼梯训练的台阶数和坡度。
  3、蹲马步(术后第7周开始):背对墙壁,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跟距离墙约30厘米,屈膝关节30°—45°,使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后背靠于墙上身放松,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练习穿戴鞋袜,逐渐过渡到独立洗澡、如厕、乘车等。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保证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条件的患者在术后继续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若不具备在医院康复治疗的条件,那么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 杜天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