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长子县王峪:“党建”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青椒绿、烟叶黄,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一首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在长子县王峪景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王峪中心)传颂。
  王峪中心是长子县最小、最偏僻的乡镇。近年来,王峪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共产党员领办产业示范基地”“共产党员应急突击队”建设,开展“共产党员亮身份见行动”,打造党建品牌,凝聚起发展合力,大力发展烟叶种植和推进“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百姓收入、推动了乡村振兴进程,走出了一条小而精、特而优独特发展之路。
  烟叶是王峪中心独特的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种、采、烤、销全产业链,目前村村有产业,家家种烟叶。据悉,王峪中心共种植烟叶3000亩,预计产值可达2100余万元,可上缴利税500余万元。
  烟叶种植,产业结构单一,是王峪中心经济发展瓶颈。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烟农在农闲期也有经济收入,王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长子县委县政府实施“一县一业”战略决策部署,在全域推广青尖椒种植。
  “在王峪发展‘一县一业’有一定难度。”常峪村老党员秦怀亮开门见山地说,一是,王峪地势和自然条件不允许,山地多、平地少,不利于大面积种植青尖椒,气候冷凉,光照不足不利于青尖椒生长;二是,王峪各行政村老百姓一直靠种烟叶为生,一亩烟叶收入在7000元左右,地广人稀,一家至少有十几亩烟叶,收入都在7万元左右,小日子非常滋润。本来就有“小富皆满”的心里,再加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其他产业,对发展设施农业没有动力。
  群众对发展没动力,关键是党组织缺乏战斗力。王峪中心党委针对性开展“先进带后进联建促提升”党建行动,将全县优秀党支部“引进来”与“软弱涣散”支部开展结对联建,将新思路、新项目、新成效等先进理念共享,共建,实现共赢。在“先进带后进联建促提升”党建行动中,常峪村与全县党建“明星村”鲍店镇西马村党支部对接联建,使得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在推进青尖椒产业发展实践中,常峪村党支部开展“共产党员亮身份见行动”活动,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让其支持参与青尖椒产业发展,通过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置换出45亩连片土地,建起17座大棚,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王峪中心大力推行“三培三带”领头雁培养工程,通过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产业振兴培训、后备干部培养,将各村的“能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村“两委”干部;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王村“能人”段岩峰被组织接纳后激发出建设家乡热情,大刀阔斧进行环境整治,拓宽街道,栽种花草,砌上花池,安装栏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推进青尖椒种植上,他更是贴钱贴物冲在第一线,在废弃的地上平整覆土,建起17个大棚;另把村中一块闲置荒坡地铲平,建设4座高标准智能大棚,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在推进“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发展中,王峪中心开展“共产党员领办产业”行动,各村党支部积极作为。西里村党支部书记郭红强,也不甘示弱。他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7月份开始协调土地,8月份建起6座高标准大棚。寺头村党支部书记宋红云,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带领班子成员不断做着群众工作,置换租赁了30亩成片土地,建起了10座大棚。为了早日通过验收,中午时分顶着烈日还在督导施工队建设。
  党建引领启征程,乡村振兴急行军。王峪中心紧盯产业转型,围绕偏远山区可持续发展,克服土地贫瘠、沟多地少、群众观念保守等多种不利因素,通过实施“先进带后进联建促提升”党建工程,开展“共产党员领办产业”示范引领行动,引导发展“一县一业”,截至目前,辖区5个行政村中,已有4个村建成设施蔬菜园区5个,建成高标准覆被式大棚53座,实现本地居民种植设施蔬菜“零”的突破和历史性跨越!

本报记者何海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